搜尋此網誌

多杰羌佛降世皈依境

宇宙無始時,天地茫荒,萬物靜謐,沒有時間之長短,沒有空間之大小,無形無色,無內無外,無生無死,這就是法身佛,法身佛的實際含意是宇宙之不滅概念,這個不滅的宇宙概念又稱法界真如,即是普賢王如來(阿達爾瑪佛)的表法。但是,法身佛只是表達宇宙真諦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概念,沒有形象,沒有言語,無法表義──如形象義、語言義等,由是因緣,法身無相佛正覺圓滿出第一個報身具相佛,報身具相佛化身出金剛薩埵等化身,為區別故,法身佛命名為阿達爾瑪佛,報身佛命名為多杰羌佛,化身命名為金剛薩埵,實際即是普賢王如來,即是阿達爾瑪佛,即是多杰羌佛。實則無二佛,而是為法身、報身、化身之別使然。由是法義,普賢王如來不直接化身,就燃燈古佛和金剛薩埵亦是多杰羌佛化身,而釋迦牟尼佛是燃燈古佛之弟子。但很多教派都列有普賢王如來為開法界之第一傳承佛陀,其實這樣講也沒有錯,因為普賢王如來雖為法身無相,無法可說,但第一起緣必定是法身而顯報身多杰羌佛,由報身佛才始宏佛法渡三界眾生成聖。

  多杰羌佛亦名金剛總持,又名持金剛(即是把持一切金剛之意),是宇宙中第一位至高無上的具相佛陀,多杰羌佛的出現,代表著整個宇宙間的佛教有形象的最高領袖誕生了,自此,由多杰羌佛開始在法界中傳法渡生,有了佛教,佛法才開始傳播弘揚。

  多杰羌佛宏化成就若干佛陀弟子,其中有五個最著名的弟子,他們分別是東方金剛不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和中央毘羅遮那佛,另有其他第一代若干諸佛菩薩。多杰羌佛是法界中弘傳佛法的誕生者,是整個佛教在法界中的最高教主。

  多杰羌佛的降世與任何佛陀的化身不同,是屬於原始性表顯佛法的存在,故為降世,於每一眾生世界中(如娑婆世界),只有獨一的降世,以表正法之所在,也就是說,在同一時代不同時轉世兩位多杰羌佛,必須等待前一位多杰羌佛離開世界後,後一位多杰羌佛才會隨眾生福報因緣誕生。如在娑婆世界曾降世多杰羌佛第二世維摩詰聖尊,維摩詰離開娑婆世界後兩千多年,由眾生因緣福報的成熟,第三世多杰羌佛雲高益西諾布才降世。而根據大日如來尊勝法王授記,第四世多杰羌佛將於五千年後再降臨此世界。

  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是由世界上第一流的大成就者、大教派著名的法王、仁波且們在佛教史上唯一依法認證出具文書法定的多杰羌佛第三世!

  國際佛教僧尼總會

佛教的神通

佛教徒是否主張神通?這是很多佛教徒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其實,神通不是主不主張的概念,而是成就者個個皆具備的,它是修行證量的表顯,是修行過程中的現象,但不是成就解脫的目的,是行持中必然副產物的湧顯,凡解脫道的佛法中,副產物神通現象是自然存在的,執著副產物為目的,則是外道神通,遊戲於副產物為幻化,則是佛法正見神通。釋迦佛陀顯神通而又反神通,是為不同因緣之說法,佛陀對上乘根器者說神通為遊戲三昧,不可思議證量的享受,如說《法華經》、《雜阿含經》等所鑒;對下等根器行人說不執神通是為了得證空性為目標,如《楞嚴經》所說。但凡是下等根器者要成佛,必然經過上等根器階段之修為,在這修行過程中,猶如作此城市到彼城市為目的比喻,如果不經過兩地之間的中途路線,是到不了彼城市的,在步向彼城市途中,是必然會看到、遇到中途的一切現象,好比修行過程中的智慧開膚過程的神通境界現象,如果沒有這些過程現象的經歷,那就到不了解脫的彼岸,因為沒有走佛法解脫的路線,因此路線中的現象,你就無法遇到,所以才會沒有智慧開膚神通證量的經歷過程,所以,凡是成就的佛教徒,都是必然經過神通階段的。反問之,是否正規佛法不講神通?那為什麼大教主釋迦佛陀處處顯神通?就是報化最後一刻也大顯神通?哪一個狂徒妖人敢說釋迦佛不是正規佛法?試想如果作為一個大成就者,什麼證境現象都沒有,這與不學佛的普通人有什麼差別呢?

  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是顯密圓通、妙諳五明的至高怙主,他的部分證量公開展顯在《正法寶典》中一目瞭然,但是他明確的觀點更讓我們明白了修行的道理方向,三世多杰羌佛說:『佛陀不但在經中大量說神通,而且顯神通,這是為報化二身上乘之境而說,佛也在經中說,不可執神通,這是為初基明心見性法身證悟護道開示,於法性真如之初基行人,若執於神通,則落入有為,而成外道,故知神通乃佛陀大菩薩無礙遊戲,非為初器者把玩之品。至於我,早年也遊歷過神通,深知那是遊戲三昧,不是究竟成果,時逢他人的福報因緣所顯化的神通,我哪裡有這本事啊!我不主張修神通,要的是修行,唯一修行才能達到目的,我的身上有的是慚愧,沒有神通,只有修行,我為有緣善信們開示了《什麼叫修行》,這才是佛法的殿堂,解脫的根本,法界大法之源頭。』

  國際佛教僧尼總會

三世多杰羌佛傳的修行法

頂聖如來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為仁波且等弟子的開示:

什麼叫修行﹖

  今天你這個仁波且為大眾請法「什麼叫修行?」這是非常基礎的第一課,但也是許多修行人乃至長年修行者沒有學懂而迷離顛倒的大事。人身難得,暇滿人身寶更難得,故而今天我當為大家講「什麼叫修行」之法。

  學佛的實質,要落實在修行上,因此我們首先必須明白什麼叫修行。修行,即是修善惡二所緣業之增益與離避。也就是增益善緣,種善因,結善果;離避惡所緣,離惡因,避惡果。但修行二字頗為廣義,首先認識到底修什麼行?因此要有所依對緣。無所依緣,則易成外道之修行。比如,魔教修行,就修成魔行。佛教修行,就修成佛行。所以必須要有所依緣,有所楷模應照而依止。又如,只知去惡揚善,克己利人,這是其他宗教都會做的事,這也就是不明宗旨無所依的修行,不屬於正宗佛教行持。因此我們的修行,所依緣之對象則是佛陀。依照佛陀的完美覺位作為我們所修之相應楷模,以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學佛陀的一切,使一切不淨惑業緣起惡行遠離不得沾邊,只令其時時離避遠惡,不使其有所近沾三業增加惡因。而一切緣起善業都要行持,哪怕就是一善念,只能增益,不可損減。日日增加善緣、善因、善業,簡言之即是時時離惡積善。為什麼說惡所緣業只能用遠離,不可說是滅除呢?因為佛諦中,因果不昧。因果是滅除不了的,說滅除是斷見,故所以只能善業築壁,猶如築一道擋土墻,起到隔開的作用。由是學佛,修佛之行,最終成佛方可徹底解脫輪迴的因果縛業,此時因果照樣存在,但對佛無沾。正如佛陀見到地獄刀山火海,地獄刀山火海依然存在,應報眾生痛苦不堪,當佛陀為代眾生受苦而自身頓然躍入時,此刀山火海當下化為蓮池甘露,成為殊勝的境象,一切惡所緣境在佛陀身上轉為善業的顯現,不但無苦,反顯大樂。

  修行就是出離輪迴,解脫諸苦而成聖,直至成佛。要出離輪迴,因此就要建立出離心、堅信心、不動願心、精進心、大乘菩提心。而所有一切心的依止境,皆建立在正見上,如沒有正見,一切心均會顛倒、混亂。換言之,沒有正見是修而無有受用的。比如要先修菩提心,是無法修起來的,會成為空幻菩提,虛妄之心。因為菩提心首先建立在出離心上,也就是一個人要有真正解脫成就出離輪迴諸苦的心,他要深知輪迴苦不堪言,不但自苦,而且六道眾生如父如母均在無常苦痛中,知苦、欲脫於苦,他才會真修行,才會發出自利利他之菩薩行,菩提心方可誕生。但是如果首先從出離心開始修,又是錯誤的,是不合次第之修,會修成空言出離,妄惑自迷心,這樣也是很難修起,建立不了出離心實相的。所以要有真正的出離心,必須要第一步首先了明無常境,第二步要有堅信心,堅信輪迴無常的苦,有了堅信心才會恐懼無常苦,才會修成無常心,有了無常心,出離心就會日益增進,自然出離心就會生起實相。如果眾生不了解萬法皆無常、輪迴無常的痛苦,就建立不起一顆堅定的心去出離輪迴的念頭,沒有出離輪迴的想法,根本就不會去修行,不想學佛,不學佛的人,本來不想出離,怎麼還會有出離心呢?所以不能先修出離心。因此,第一步,沒有無常心,就無法步入佛門。就是皈依了佛門,也無法深入正確修行。

  要知道什麼是修行,就要明白學佛修行的八基正見。

  第一基是無常心,第二基是堅信心,第三基是出離心,第四基是實願心,第五基是精進心,第六基是戒律,第七基是禪定,第八基是菩提心。認此八法為基而修行正見即是正知佛法的指南。這八基正見是修行人不可缺少不可錯亂的次第。凡是無常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修行的因;凡是堅信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不變的因;凡是出離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解脫的因;凡是實願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行動的因;凡是精進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進取的因;凡是戒律所攝化受用的,就是正法的因;凡是禪定所攝化受用的,就是智慧的因;凡是菩提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菩薩的因。八基是修行解脫成就的根本,如果根不正,就會本則亂。所以修行的根本是不可亂的,因此修行的八基必須依於正見作為宗標,也就是以正知正見來引導八基的次第和正確發展修行,這就叫做修行。在修行中要時時落實菩提心的修持,因為菩提心是成道之根本。

  佛陀說法,菩提心的真實之義是必然成道之因。凡行菩提道者,終結菩提之果。菩提心是廣義全攝一切大乘法之大悲渡生覺成菩薩地因。但由於眾生福報使然,佛法經代代相傳,遺漏法義。尤為至今末法時期,三界業海波濤洶湧,眾生如盲龜更難以項穿蕩動海流之木軛如牛鼻之孔,故而要得完美佛法難中之難。因此菩提縮水,所以由廣義逐漸縮成了狹義之菩提心法。菩提心分兩種,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粗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於願、行二菩提心之修持,又分情器四大和自身六大以及呼吸、耳根、眼根等內外壇城和儀軌誦文諸多修法。無論世俗還是勝義菩提心,而歸於七支菩提份才是最上妙完美的菩提心。本來菩提心是三界六道眾生個個有權修施的,但今大都眾生法緣不俱,故已執持化整為零縮水之菩提心修法。因此往往誤會成覺悟之心方可修之,或曰以菩提心為實相成就之境。當然,這也是存在的一部分,但卻遺漏了非覺悟之心的眾生而修菩提心之法。更重要的是,菩提心並非覺悟和非覺悟的心,而是學佛的三界六道眾生及法界諸聖生發的大悲願力,是以大悲心所實施的利益眾生成佛菩薩的實際行為,是覺悟和非覺悟,聖凡兩界的勝義愛心。對覺悟者而言,即是以自覺之證德證境正行正法弘法教化眾生,覺悟有情成佛道。對未覺悟者而言,即是以大悲之心發願眾生與我等皆共成就得解脫,幫助他人走入如來正法之道,願其成菩薩成佛。菩提心之法,對他而言是利他成就之德,由於利他之故而自獲德量,故對自己而言即成增益菩薩之因。菩提心之業相,是大悲體現之三業之實際行持。凡真修行者,無論凡聖,均有權發菩提心,也應該發菩提心。因為它不是聖人獨有的覺悟之心,而是大悲之行為,願自他覺悟的因種。菩提心之所攝並不只含十善、四無量、六波羅密、四攝,而菩提心所緣三藏密典及一切口耳心傳諸法,建立合法利眾渡生的大悲行舉。故知菩提心是廣義所緣諦相,對佛陀而言是三身四智,當體無上正覺菩提心;對菩薩而言是大悲弘法利生渡有情;對證悟者而言,是離絕諸相戲論,當體本來面目,即空妙有之諸法實相;對凡夫而言,是慈悲助益他人願其學佛解脫。

  發菩提心,首先必須要有無常觀,對自我與眾生輪迴之無常流轉痛苦,生起覺觀無常境心,即發出離願,由是則建立出離心,我出離,眾生六道父母也出離,輪迴苦海難熬痛不欲生,為是願觀而生強烈恐懼所逼,時時欲求當下解脫,但明了其菩薩之行,方可快捷了生脫死,於是自我願作因地菩薩,欲求快速自覺覺他,則自然生大悲之心,由此菩提籽發。菩提心所發是建立在大悲心上的,故佛義云:「大悲之水澆灌菩提籽發,則樹茂果豐耶。」是此,菩提心自然建立。菩提心是成大乘菩薩之因,由菩提心之果,可得清純正見,依此正見,當深入空性真如,空性之修,於此則化世俗菩提心為三輪體空,即轉萬有為勝義菩提心也,有了菩提心,即修菩提行,成菩薩地。

  修菩提心必須付諸於實踐,而不只是背誦行文儀軌、以空洞的發心和觀想叫做修菩提心。修菩提心,重在實施於深思我的身體無常,剎那變異,邁向衰老死亡。以十年觀察,四十年觀察,七十年觀察,於中對比相貌、皮膚老度變異,快捷進入生老病死,長恆輾轉受苦於輪迴,又觀由一少小兒時天真之歡,乳氣活鮮,然何今無童相,臉老皮老,力氣衰竭,時時多病,少小已無,無常將斃我命,親人老友,悉皆分段而死,猶如一夢,快將做完,心生大懼,則決心堅定,依戒而行,依法而修,入菩提心修雙運七支菩提心法:大悲我母菩提心和菩薩應照菩提心。於大悲我母菩提心修法中發大悲之心,修知母、念恩、報恩、慈愛、慈悲、捨貪、斷執。

  知母:了徹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於輪迴轉折中皆我父母。

  念恩:應深深憶持一切無始過去、現在於輪迴之父母,皆曾生育養育體愛於我,為我而勞累病苦,恩重如山,念其恩德,故思其父母之苦皆我之苦。

  報恩:知父母為我而奉獻一切,現在他們於六道輪迴中轉折流離,受苦無盡,我此發心,施之於行,自覺覺他,渡脫父母,以為報恩。

  慈愛:每時每刻,從於三業之行所生發,慈愛一切眾生、父母,長壽無病富貴吉祥,終生喜樂。

  慈悲:於三時中,願請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父母脫離諸苦,得遇佛法修持,脫離輪迴解脫諸苦。

  捨貪:所做一切利益眾生父母之事,無掛於心,養成三業無著善行,故成天然自行,本質為善,並非刻意所為行善,做了即忘了。

  斷執:於行持中,所修諸善,利益父母,一切法義應無所住,斷掉我執,空明覺相輕安,於修法中不執於法,不除妄念,不求於真,不來不去,樂明無念,平如靜水,當體即空。

  實施菩提心的助緣,必須建立在正見觀照下,對眾生所行事業於善因中施與的而非他造不淨業的緣起所需增長施與的,故知凡善因緣起有利眾生者,必須實施七支菩薩應照菩提心法,對善緣起當施與他助益善業,助益善因,對惡緣起當施與他損減惡業,遠離惡因。菩薩應照菩提心法七支為:一支,自他平等菩提心;二支,自他交換菩提心;三支,自他輕重菩提心;四支,功德回向菩提心;五支,無畏護法菩提心;六支,強導正修菩提心;七支,捨我助他菩提心。

  自他平等菩提心:兩相利益對逢時,斷除瞋恨之貪瞋、漫謗之心,不可利己為重,應自他平等對待。

  自他交換菩提心:一切眾生的痛苦,願我一人來承擔,我的一切快樂吉祥都給予他,讓他離苦得樂。

  自他輕重菩提心:我與眾生均苦時,應先願他人解脫苦,我與眾生均樂時,應先願他人多我樂。

  功德回向菩提心:我於一切所修行,一切功德成就等,全部回向諸有情,願眾離苦得解脫。

  無畏護法菩提心:一切妖孽惡魔施以破壞佛法,導致破戒殘害眾生讓其痛苦時,我將持以正見,不懼魔之惡力而挺身保護佛法,維護眾生慧命。

  強導正修菩提心:他由於無始業力纏身,愚癡不明,造諸惡業,而到了善勸不得悔改時,由此,我將施以強有力的善化法門引導他,入其正法善行之路。

  捨我助他菩提心:他之成就將勝於我,渡生緣起勝於我,但於利益眾生中,能捨我助他更能利益大眾,此時,毫不考慮,當捨我助他,助成眾善大業。

  修行中的菩提心,是成就之本源,非常重要。此舉一位仁波且和一位法師的事例。仁波且修了三十多年行,受過上千個密法灌頂,以寧瑪大圓滿法為主修,佛法經律論也講得很好,但是就是沒有實際功夫。另一位大法師出家二十餘年,戒律嚴謹,經律論通達,兼修西密密乘重要大法,是一著名寺廟的住持,也是講經說法之名師,但也沒有實際證量展顯。我告知他們:無論你等修什麼密乘大法,都是浮土築高樓,建立不了大廈的,就算一時修起,當下即會垮塌。我讓他們放下一切修行所知障礙,專修「什麼叫修行」,修了大概八個月,我再讓他們合修大圓滿等法義,結果奇蹟發生了,仁波且在測試中,以金剛拳五雷正法掌的功夫,顯示了巨大威力,實際證量出現了,但法師卻沒有展現出力量。法師又繼續加修我開示的這一堂修行的法,在我細心的教化下,他終於明了真修實修的重要性必須實際於三業上下功夫,一點折扣也不能打,他又多加了三個月的修持,結果在證量展顯測試中,他的威力徹底體現了。因此,凡是能依此修行,如法實施而行持,即可獲得真正的佛法,自然開敷大智,離說空論五明之不實,體顯真正五明之實境,證妙有之道量,修成菩提道果,達菩薩之地。

  這修行的規則和菩提心的實施是佛教各宗各派都應該要遵循的,如果不依於此一次第法則步入,則易成顛倒迷行,此為修行之要領。至於學法,則是另外一事,但是學法的一切受用,皆建立在修行上,有了嚴格合法的行持,自然法入證德,圓成證境。如果沒有修行的正確法則,學法則成邪見之法,乃至妖魔之惡法。依於修行之法,方為善法,佛法之修行。在修行中還涉獵十善、四無量、六度、四攝等。今天所講的修行法要,有的佛弟子會認為,這些我都知道明白的,因此就不會細推體解我講的修行了。而他心中的願望是一心學到大法即身成佛。凡有此觀點的人,已經是一知半解,落入顛倒迷行之中,是學不到真正佛法的,哪怕他已修大法紅教大圓滿、白教心中心、花教大圓勝慧或黃教時輪金剛、顯教中的禪宗參禪、淨土念佛、唯識法相、小乘止觀等,都是得不到受用,不能轉識成智,所以照常在凡夫境界中打轉,是體顯不了顯密智海中的表相、實際五明展顯的,而只能體現普通人的表現,甚至於笨笨的,除了把書本上的理論背下來虛談空論之外,落實到實際上,自己什麼能力也沒有,什麼也不會做,就是能做那麼幾項,對比之下,也超不過世間上的專家們,這能說是佛法的體現嗎?大家想一想,佛法的智慧就這麼差嗎?凡夫之識,未開聖智,又怎能談得上執持有正法自覺覺他呢?但是,依照修行入法,就能得到真正的佛法,就能真正顯密俱通,體顯五明。故所以我們應知修行是一切學法之基,解脫之因,證聖之源。

  今淺講什麼叫修行,即修行中的菩提心正修,不涉別法。要講的太多,但由於在此書輕談不合律法,易造不恭之業,故望善信,深入三藏密典或專聞我開示之法音,只需十日之內一心認真聞法,即可達到分段喜樂,或大悟勝喜,緣起成熟不但終生受用乃至獲大成就解脫直至菩提。

  你們現在學了修行一法,你願修行嗎?只要是修行,個個皆能成就解脫,因此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雖然看了「什麼叫修行」,而且八基雙七支依於正見都看了,但是那叫做看行文,不是修行;如果你把修行的理論看懂了,那叫見行理,也不叫修行;如果你已經開始按照修行一法履行,這也不是修行,這叫做入行程;如果你已按照修行一法以大悲之心儘量照著做,這叫頑修,不名正修;如果你以大悲之心不需儘量,自然完美如法按照八基雙七支行條執行,這才叫修行。為何儘量而修不叫修行稱之為頑修?因為無始業力、無明諸障障其行人,所以貪瞋癡放不下,我執拋不開,由此產生煩惱障、所知障,其障業吞噬行人之一切正念,所以行人難以執行行條,正因為難以執行行規,所以才會用儘量的心態去修,故以儘量而為之,猶如毛石頑皮,表裡夾砂,非為琢成的閃光之寶,或於八基雙七支中部分能修,部分不能修,這也不堪真修行,因此名之為頑修,或入於缺修。

  如果了徹行條後,不需加以強制,而自然如法八基雙七支並行,則為無我執、破障弊之真修行,此是菩提道也。故於每日中行人應自當觀省大悲我母菩提心及菩薩應照菩提心,於雙七支中省察觀照我是否如法而修,若未能如法,說明已經落入頑修之中,若未全面行持,則屬於缺修,是此之修則難以成就解脫,或許小有成就,也是不可能有大福慧、神通、五明之證量的。

  如果每日觀省七支行條未加強制,大悲從善,自然而發如法於雙七支,此即真修圓滿行持,如此者輕而易舉可得解脫成聖,福慧、五明相應而具,必成登地菩薩無疑。因此當知,看行、見行、入行、缺行者易,七支完美修行無執者難,其實放下我執,當即就入正修行持,何難之有!人人可以做到!

  日中觀省時,除了以意念空觀之外,而重要的是必須依於平日之道友,或相處之人士、或冤對、或逆緣、或不順心、相互間不言語談話之人,做為所緣,必須對之修持,今日我是否依於雙七支,與之主動和他交好?而於主動親近他時,對方惡言相刺我時,我是否忍辱,繼續想得親近於他以表善意交好?對於惡言惡行侮辱不予計執,若能每日中不退菩提心,雙七支行持,體現三業,依法修行落實在實處,而又歸於當體空性,如是行舉,學到無上佛法易於反掌之間,菩提道心,菩薩地境自是你之聖位,這就叫修行。

  利益眾生的修行法講完了,但是有損眾生的事隨時在發生,那就是借用我的名義損害眾生利益的事,現在我要再次提醒一個特別重要、大家要引以重視的問題。

  目前,世界上有些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甚至居士都說他們是我的親信,代表我處理某件事情、或轉達我的話、或把他們自己講的說成是我講的。其實,在顯密二宗、各大教派中都有我的弟子,無論該大德是什麼身份,沒有任何人能夠代表我,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不能代表!唯獨只有這個人持有我發給他的專用文書,上面註明他代表我處理某一件事,這個專用文書上有我的簽字和指紋印鑒,同時配有相對應的錄像,那麼這個人可以代表我處理該文書上規定的事情。再者,無論這些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的地位有多高,他們的見解、開示、講法,都不能代表我的觀點,都不能作為正知正見的標準,我只知道我本人的開示和文論是正法無偏的,因為我的開示和文論是真正利益眾生、解脫眾生的。而且,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方式增刪、修改我的文字或法音,如有對其作偽者,無論此人身份多高,此一定屬於邪見或入魔之人。因此,大家如果沒有親自見到蓋有我的指紋印的文證、並配有我親自所講與文證相應的、完整的錄音或錄像的憑據,除此兩點之外,無論是什麼佛教徒,包括長期在我身邊的聖德弟子,他們的一切,其想法、做事、語言、文章均是他們自己的行為,絕對不能代表我!!!

什麼樣的人會反對《多杰羌佛第三世》

恒性嘉措 仁波且


他們反對這本寶書

我在2006年9月18日拜見了東畢黑努嘎轉世、曾身為瑪爾巴大師的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且。他對我們說:『《正法寶典》實在是舉世獨一無二的寶書,無疑的世界第一,看了就會得到加持、增長智慧,受用無量。』

多珠欽法王、覺囊派總教主吉美多吉法王、楚西法王、唐東迦波等大菩薩也如此說,大聖者們都是共同的觀點和高度的認定,而我恰恰相反,我認為會有人反對,因為當年也有人反對釋迦牟尼佛陀。其實反對《正法寶典》的人不外乎有三種:第一種是沒有學識才華、見地低的人,他們愚癡劣行而反對;第二種無疑是妖魔投身之人,是兇殘惡行本質使然而反對;第三種是外表是仁波且、大法師,實際上沒有證量、不通顯密、不通五明,為了給自己遮羞而反對。但是,這三種人都脫離不了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講歪理誇誇其談、空口說禪機或道貌岸然的所謂大德,其實毫無本事。如果你不信,就去仔細觀察他,寶典中的三十大類他一半都做不到,乃至只讓他雕『神秘石霧』或『玄妙彩寶雕』,這時他只能惱怒、罵人,除了以誹謗拉偏話題,或找一些不相干的經藏語句來掩飾自己無能的本質,剩下的就是無能做不了。儘管這三種人用盡任何手段污染《正法寶典》,但終歸無法掩飾自己無能愚癡的本質。如果你問他自己的智慧、證量能做得了《正法寶典》中多少?做得了『神秘石霧』嗎?他除了當下批評你之外,絕對是束手無策,最後留下的還是做不了。

我在環島拜佛拜度母的時候,偉大的觀世音菩薩在空中對我說:『你的上師仰諤雲高益西諾布是真正的金剛總持,他傳的法是最好的佛法,所以愚癡一點的眾生沒有福報享受,假聖者為了掩蓋自己無能而誹謗,妖魔呢?會憎怒而反對,這是罪業哦!如果讚嘆《正法寶典》,則是功德無量。』正因為我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授記,我才敢確定地說有三種人會反對《正法寶典》,我也才敢說《正法寶典》確會給眾生帶來無邊無量的利益。我發心拜一千一百公里,現在已經拜一千公里了,我的膝蓋都破了,無論有多痛苦,一想到愚癡眾生的黑業應消除,我的一切痛苦全都沒有了,每一拜拜下去都在發心為眾生擔罪、代受痛苦,讓他們離苦得樂。

恒性嘉措

聖山吉祥妙善大乘法輪寺 鄔金丹增.卻吉尼瑪法王的聲明

聖山吉祥妙善大乘法輪寺
鄔金丹增.卻吉尼瑪法王的聲明

近來,有個別人打著『夏珠秋楊法王的親近弟子』的旗號,背著夏珠秋楊法王發表一些違背佛法教規的言論,其中更有敗德之徒,編造假話,在網上發表一些變相詆毀偉大的夏珠秋楊法王,為此,作為聖山吉祥妙善大乘法輪寺的第三任赤巴,為維護佛法的尊嚴,維護夏珠秋楊法王和我師公第四世多智欽大聖法王的聖譽,我必須公 開澄清事實真相。
佛教大德們都知道,夏珠秋楊法王為那諾巴祖師轉世的一代聖德,其大悲菩提、道德、智慧、神通、利生的功德深受舉世尊崇,不僅僅在青海,乃至在全中國或印度等國,人們只要提到夏珠秋楊法王的名號,無不讚嘆有加。我本人身為法王的弟子,被法王任命為聖山吉祥大乘法輪寺的第三任赤巴,我有責任扶正驅邪,更是隨時都感受到秋楊法王菩提心的鞭策。
夏珠秋楊法王在閱讀了三世多杰羌佛《正法寶典》的校稿版之後,深為三世多杰羌佛的成就所感動,在境界中,法王得知三世多杰羌佛是真正的古佛再來,同時法王也獲悉其至尊上師、偉大的第四世多智欽土登成利華桑波法王祝賀三世多杰羌佛的成就『令其驚嘆和不可思議,是真正的奇蹟,超常地表現出了用語言能夠表達出來和 語言所不能表達出來的佛法真諦』,於是,基於秋楊法王本具的大菩薩法境,法王將字句慎重地考究後,給三世多杰羌佛寫了切合實際的賀信。但是,個別邪見凡夫卻別有用心地說這是法王『幾年前對某個人的認證、秋楊師父那邊蓋手印駁斥這件祝賀多杰羌的聲明書過幾個月會讓你看到』等等,這種不顧事實而隨口亂說是極其罪惡的行為,也是一種欺師滅祖的地獄之因。此人還冒稱是龍欽寧體的獨掌人、第四世多智欽大聖法王的徒孫,其實,多智欽大聖法王不僅給三世多杰羌佛寫了祝賀,而且,在收到國際佛教僧尼總會寄去的《多杰羌佛第三世》以後,多智欽大聖法王讓他的秘書回信說:『我們接到國際佛教僧尼總會寄來的兩本令人讚不絕口的 頂聖的三世多杰羌佛的書。我們將會很珍惜這兩本書……因為這本書將更有利於世界上更多眾生。』多智欽大聖法王如此聖潔偉大,令仁波且們無限敬佩,這是多麼光明聖潔的行為!偉大的多珠欽法王都如此讚嘆頂聖如來多杰羌佛第三世,你卻打著夏珠秋楊法王和多智欽大聖的旗號來謗師、謗佛,難道這不是墮地獄之罪嗎?當 然,我希望此謗師、謗佛之人能改惡向善,棄過從新,真誠懺悔,大聖法王們會為你回向、加持,我也會以慚愧的功德祈願你早日走上解脫之路。
要知道,眾生因無明而不明真相,以致造下謗師、謗佛之罪,改過就好了,正如古德所說的:『無明造罪猶如幻』。但是,如果是執意而為,則就無明轉為實相,由此地獄之果無可避免,因為你玷污的不只是秋楊聖者法王和多智欽大聖法王,而且是直接謗佛——謗三世多杰羌佛。如此愚頑之徒,其罪業之大是難以想象。其實,早在《三世多杰羌佛》出版之前,環台灣全島一步一大禮拜一千一百多公里的第五世庫頓尊哲雍仲尊者恒性嘉措仁波且就已經說過有三種人會反對這本寶書我現在把 恒性嘉措仁波且的這篇文章附上,大家就一目了然。
還有,夏珠秋楊法王的個別弟子,我今天也不點出他的名,但願他能夠改過,他雖身為仁波且,卻說他自己上一世是夏珠秋楊法王的上師,這種說法是謗師的罪業。夏珠秋楊法王曾親口對我說過,這位弟子一直以來世世都是法王的弟子,目前法王的弟子中找不到一個是他的上師。因為法王對弟子視如親人平等,有時他還讓弟子坐在座位上,他本人在下邊,這是經常的事情,這類的照片非常之多,這說明秋楊法王徹底破除我執、法執,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中,已證上乘無偏真諦。可笑之孽徒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引以為榮,殊不知僅此自己坐凳而師在下面的照片,即構成不尊師長、謗師辱佛的罪業,望能懺悔改過。我雖身心慚愧,但目前畢竟擔任法王座下第三任赤巴,因此我決不允許有人侮辱我師公多智欽大聖法王及聖山吉祥妙善大乘法輪寺和秋楊聖者法王。
佛弟子們應該以佛為至尊,以大悲為根本,以菩提為滋養,以戒為鎧甲,以師為教授,以正法為修持,方可解脫無虞。

喇嘛 鄔金丹增.卻吉尼瑪

公元二零零八年五月十八日

那若巴祖師轉世 果洛大成就者夏珠秋楊仁波切傳略

果洛大成就者、瑜伽自在大士至尊夏珠秋楊仁波切,實名德爾文-秋揚,法名夏珠-秋楊讓珠。降生於1945年冬季,降生當日、天空雷聲隆隆,帳房周圍的草原上開起五顔六色的各種鮮花,當地的許多牧民都目睹了這一罕見祥瑞之象。著名高僧熱貢咒師認證爲其尊師察蓋隆-慈呈達吉活佛的轉世(此活佛爲那若巴祖師轉世、一生住山苦修、親見至尊金剛瑜伽母並得攝受,能以僧衣爲翅翺翔天際。其另一轉世爲年龍佛母)仁波切自6歲起即拜當地高僧久美丹增等座下修學佛法,14歲依止夏日呼佐欽圖丹尼瑪出家爲僧,曾依止格魯派十世班禪、六世貢唐、雍增法王;甯瑪派龍欽寧提派多智欽、堪布蒙色;薩嘉派堪達赤哇嘎丹,噶舉派喇嘛旺才、卡芝格;覺攮派加納班南等高僧大德成就師、一百余位修學佛法,盡得佛教各宗顯密法要精義。

解放前後至文革期間,佛法問急存亡之際、因夏珠秋楊仁波切宿根深厚,衆多已獲成就的高僧大德及苦行密修之士,紛將心密法教及不共傳承加持、如瓶注水般、盡數授予夏珠秋楊仁波切;以期續佛燈明待機宏傳。夏珠秋楊仁波切不孚正望、心誠志堅、棄世專修;常年遊行于山野荒原之中,夜宿於岩穴法帳之內;吃的是乞討來的涼飯菜,穿的是撿拾而得的舊衣服;或遊蕩於市井之間、形似瘋癲、任人譏諷毀譽,而一心專注於教法之中,二十餘年如一日,勤修不輟!在此期間,仁波切曾在青藏、印度及內地的衆多勝地閉關修行,其中在印度一聖地閉關專修長達七年之久。遂於空行母法、大圓滿法(龍欽甯提)、時輪金剛法(多羅那他傳承)、綠度母法等獲得殊勝證悟和成就。尤其自幼得蒙至尊金剛瑜伽母攝受和加護,獲得衆多絕密不共空行教授和成就而被佛教界尊爲‘十萬空行尊主’至尊那若巴祖師的轉世真身。

夏珠秋楊仁波切此生所獲成就,遠非我等凡俗之輩及初學者所能測知 ;而班禪大師、雍增法王、法王久美彭措等衆多大德多次在不同場合對夏珠秋楊仁波切盛讚和稱揚。其中大威德成就師夏日東活佛稱讚仁波切是“真正的空行母法大成就者”;法王久美彭措盛讚仁波切是“極其稀有的四灌法修習圓滿的大成就師”等等不勝枚舉。遂成爲藏傳佛教各派公認的大成就師,在此五濁惡世中佛法修學者的光輝典範,更以其堅苦卓絕的修行,被譽爲當代的米拉日巴,又因其謙卑隨和、神通無礙、遊戲自在,又被人們尊稱爲“濟公活佛”。

各宗中,追隨仁波切修行的高僧大德瑜伽行者也甚爲衆多,如智欽耶巴(寧瑪派著名大成就者)、貝嘛洛珠、阿克卻臧、洛桑頓珠等。安多地區諸大寺院如年毛寺、拉加寺、東結多卡寺等爭相迎請仁波切前往傳法灌頂。

德隱於內而顯於外,雖然仁波切恪守古訓不輕易顯示神通,然而諸如飛行、分身、水中穿行、精通多種語言、預知禍福、洞悉人心等等神奇事迹還是廣爲流傳開來,且仁波切所著衣物等生活用品皆具有神奇的加持力,藏民有因佩帶或服食仁波切的袈裟碎片等而遇難成祥、化險爲夷、重病獲愈者不勝枚舉,甚至仁波切便溺處的泥土,也具加持力,被虔誠的信衆中相製成甘露丸奉爲至寶。夏珠秋楊仁波切的傳奇事迹在藏區尤其安多地起幾乎無人不知,且聖行與妙果、法王十大帝子傳等書中也有所記述。

近五十年來,夏珠秋楊仁波切,始終堅持瑜伽行者苦修本色,除簡陋房屋一所贍養年邁老母(現已87歲)以外,所得信衆供奉財物,悉皆用於建設道場、刻塑石經、造像、放生、佈施僧衆、周濟貧困等慈善事業,常年藏服三兩件、粗茶淡飯,無所積蓄。視衆生如父母、謙恭仁慈,雖道行高深卻毫無自矜之意,高官富豪街頭乞丐,一視同仁、真誠相待,無有高低貴賤民族宗派等等分別。仁波切多次調解當地家族、教派、民族糾紛,教化一方、安定一方。贏得州縣政府的認可和贊許,藏、漢以及回族群衆的敬重和愛戴。

自從夏珠秋楊仁波切暫住果洛以來,每日接待信衆逾百人次,事務繁多,時常放下剛吃了幾口的飯碗,趕往醫院爲重病患者加持。半夜起床盤坐在草地中爲剛去世的信衆修誦頗瓦(即使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雪夜也不例外)。冬季還要主持百餘日的觀音齋戒法會,每日淩晨四五點種起床爲參加者授戒。常年如此晝夜操勞以致於患上關節炎,時常腫痛的無法行走;長期飲食無規律以致於患上胃痛,嚴重時向外吐酸水。而建立道場以來仁波切更是晝夜繁忙、鞠躬盡瘁,除上述每日接待來訪、傳法、授戒、加持、超度、問蔔、開光等等衆多事務之外,還要以年逾花甲、體衰帶病之軀,帶領信衆親自挖土、搬石塊、砌牆,辛勞於工地之中。爲使衆生皆離苦,爲使正法久住世。夏珠秋楊仁波切如此爲法忘身、晝夜辛勞,常使我等親見、聽聞者深受感動、不禁淚流滿面。此末法時代的衆生是何等的慧劣福淺!使如此道行高深的大成就師不能高坐法座大轉*安受人天供養卻委身於終日繁雜瑣事之中,積勞成疾!

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更何況是已獲無餘成就瑜伽自在的大寶上師,實是我等頑劣衆生多生多劫的福報。依據至尊夏珠秋楊仁波切悲願和無比加持力,即使聽聞仁波切聖名、瞻仰仁波切法像,心生恭敬淨信者,皆可消除多世惡業果報,死後不墮惡趣,漸次得蒙攝受終成菩提,更何況供養承事如教實修。萬望珍惜!

祈願:
至尊師長壽堅固,潔淨事業遍十方,善慧教法如明燈,長破三地衆生暗!

附:
當代的“濟公”
青海果洛的切央活佛,是位大成就者,當地有他的寺院(屬格魯派),但他不住寺,常年遊走,且有諸多傳奇,果洛人都親切地尊稱他爲“濟公活佛”。據說,切央活佛從1958年起,20年沒有說過話,有時在山裏修行,有時在街上流浪,當時人們都叫他“果洛啞巴”。筆者第一次見他,是在1990年青海河南蒙旗貢唐倉大師灌時輪金剛頂的法會上。當時,他看上去約三十歲左右(實際年齡比此要大得多),赤腳,穿一身舊袈裟。帶著10多個弟子,每人一頂只能容納一人的小修行帳篷。當時他和筆者交談過幾句話,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普通話。過後,他的弟子告訴我們:切央活佛文革期間,曾朝拜過藏、蒙、漢、印等地的幾乎所有佛教聖地和寺院(有些當時已成爲遺址);他示現過很多神通,如千里之外,他可以瞬間到達;人們可以同時在不同的地方見到他;能知人禍福、知人心思等等,令我生起無限的敬仰。1997年12月,切央活佛來蘭州,順便拜訪我父親時,我有幸第二次見到他並得到他的加持,還在當天晚上給一位紅教活佛和我等幾位藏族青年傳授了《菩薩行行願品》、《文殊真實名經》、《空行母》等經法,成爲我的喇嘛(上師),令我倍感榮幸。他告訴我的父親,他主要觀修的是綠度母。切央活佛穿一件棉藏袍,形容樸素,他平常待人接物時總躬著腰,極其謙虛,沒有任何自己高於他人的表現。講經時,我們給他磕頭,他從沙發上探起身,一再誠懇地阻止我們。開始他拿著經書讀誦,不久便放下經本,一字不漏全部背誦了下去。據說,在果洛,由於群衆誠信他,有時有人討要他的衣服碎片,以求護身和治病,他會毫不猶豫地撕扯自己的衣袍,把碎片交給討要者;還有人討要他的頭髮,他也會順手就拔下一縷。傳說,有一次黃河漲水,他因有急事,當著送他的幾位信衆的面,從水面上走過去到了對岸。曾有一位果洛州的領導,根本不相信切央活佛有神通。一次這位領導的家人因手臂上有一脂肪瘤,請來切央活佛治療。這位領導就在旁邊,他看著切央活佛用普通刀片劃破瘤子,沒有用麻藥,患者也沒有疼痛,然後擠出其中的膿血,擠乾淨後,他順後一撫,患者手臂上的刀口就消失了,沒有任何痕迹。這位領導從此變得異常虔信。
——摘自《聖行與妙果-藏傳佛教密宗奇迹》作 者:才旺瑙乳

http://www.chinafowang.com/dispbbs.asp?boardid=33&id=7570&star=1&page=1

二十徒勞行

(摘自 阿王諾布帕母法王著「子必依論」)

一、不摒棄傷害有情,發菩提心為徒勞也。
二、不守三昧耶,受灌頂為徒勞也。
三、對己之心無裨益,博聞教法為徒勞也。
四、行功德時,混雜以惡行為徒勞也。
五、行不善,依止上師乃徒勞也。
六、為導師、不作修法、並行惡業,為徒勞也。
七、為八風所動,乃徒勞也。
八、隨一導師,而凶惡以對如母有情者,為徒勞也。
九、常作不善,自稱畏地獄,為徒勞也。
十、不以菩提心、又無虔信,布施為徒勞也。
十一、不決定堅守,受戒徒勞也。
十二、不調治瞋心,修安忍徒勞也。
十三、常沉掉,修禪定徒勞也。
十四、不慕覺道,修精進徒勞也。
十五、若嫉妒及五毒增,修般若徒勞也。
十六、修大乘教法而無大悲心為徒勞也。
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勞也。
十八、若不實行,受口訣徒勞也。
十九、作利樂有情事,非由菩提心起乃徒勞。

二十、看書聞法未懂義理,不能施行,為徒勞也。

修行人的十種表面

摘自 阿王諾布帕母法王著「子必依論」)

一、以不信誦經為表面
二、無大悲而云利他為表面
三、吝嗇而行布施為表面
四、若為密人不守三昧耶流於表面
五、為僧不守戒流為表面
六、居士不勤修為表面
七、祇研學理不修法為表面
八、修法而不知法要流為表面
九、若不按法而行反而教人乃為表面

十、言行不一,指導他人為表面

一個漢人喇嘛的生活

文/ 邢肅芝(洛桑珍珠)口述 張健飛 楊念群整理

邢肅芝(洛桑珍珠),出生於1916年,1937年入藏訪求藏傳佛教密法,曾是蔣介石親自任命的國立拉薩小學校長,一生橫跨漢藏兩地,出入僧俗兩界。

進三大寺當喇嘛的學問
三大寺是指藏傳佛教格魯派最出名的三大寺廟--哲蚌寺、甘丹寺和色拉寺,均坐落在拉薩周圍。
進入三大寺當喇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外地來的人想入三大寺學經更是不易。因爲廟子上很難查明來人的底細與背景,萬一不小心請進了不法之徒,便有可能將寺廟的清淨與莊嚴毀於一旦。寺廟規定,凡是新來的人,一定要有人推薦擔保。所以凡是想進三大寺的人首先要找一位當地比較有名望的喇嘛皈依,拜他爲師父,這個師父叫做世間師,他教授你寺廟上的各種規矩和應該注意的事項,同時也是你的保人。
有了世間師的擔保也不是馬上就可以搬進寺廟,進寺前後要選好一個康村(注:喇嘛寺裏最基層的組織),這個康村同意接受你以後,才能搬入寺廟。三大寺裏面的每個康村都有一個義務服務員,藏語叫作略巴,凡是新人進了廟子以後都要當一年的略巴,即對內對外的服務員,這是康村的規矩。每一次有新人來到拉薩,各個康村的略巴就趕去與這個新人結緣,向他宣傳自己康村的好處,希望他能選擇自己所代表的康村。這自然是一種公關活動,目的是希望新來的人能爲康村帶來佈施,人氣旺,佈施多,才能使得一個康村不斷昌盛壯大。但如果新來的是個窮人,佈施不起,供不起茶與飯的,康村也會接受,佛門畢竟不是商號,不能只看錢而不認人。對於漢人來說,大部分在來到拉薩前已經多少知道了一些寺廟上的規矩,做了不少準備工作,一般身上都帶了足夠佈施的錢財,供奉得起一次茶和飯。
拉薩的地方不大,每當有什麽新人到來,消息很快便四面傳開。正在我準備進入哲蚌寺的果莽劄倉(注:劄倉,學院的意思),考慮如何選擇康村時,一位康村的喇嘛便找上門來結緣了。來者是一位漢人喇嘛,面目清秀,談吐斯文。此人名叫歐陽鷙,藏文名字爲群沛晉美,意思是"無畏"。

在康村的佈施
在歐陽無畏的幫助下,我找到了一位世間師,法名叫作阿旺江城喇嘛,但拉薩的人都稱他爲蘭州僧。原來他是孤兒,十三世達賴進京晉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時,經過蘭州,可憐這個無依無靠的漢人孩子,便將他收留了下來,當作身邊的侍者帶回西藏。這以後他在西藏長大,學習經典,當了喇嘛,完全成了一個地道的藏人,漢語一句也不會講了,但是周圍的人還是稱他爲"蘭州僧"。
他一直跟隨在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身邊,直到達賴去世。後來他退休,西藏地方政府依然給他一棟房子住,每個月還發給若干鬥的糧食。由於是達賴喇嘛的侍者,他在三大寺自然是很有面子的,有了這樣一位世間師的擔保,進入哲蚌寺是不成問題的。蘭州僧先後收了三個漢人徒弟,第一個就是歐陽無畏;第二個徒弟叫作米霖浦,北京人,來西藏前在北京經營綢緞買賣;我是第三個。
被康村接受之後,接下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在康村內佈施。康村並不要求每個新來的人必須佈施,但要求初進廟子的人都要當差,從事很多的雜務。按照廟子上的規矩,一旦新來的人布了施,爲康村上下供奉了茶飯之後,便可免去當差,這在藏語裏叫作放"群哉"。群哉翻譯成漢語是智悲的意思,指放群哉的人具有智慧和慈悲之心。
這個康村有一百多人,放群哉要給每人一碗酥油茶,一碗飯,飯裏攙上牛肉和酥油,另外佈施給每位喇嘛一至二兩銀子,同時再向康村的庫房佈施二百至三百兩。放群哉的儀式在康村的大殿上舉行,全康村的人就都知道你是位施主,稱你爲群哉。
歐陽無畏幫助我安排了這次佈施,一共用去了大約一千兩藏銀,一兩藏銀相當於七錢二分五厘大洋,算下來差不多是五百個大洋。在三大寺裏,這種在康村放的群哉只能算是最低等的佈施,大的群哉可以包括佈施整個劄倉,甚至是整個廟子。進了廟子,布了施,免了差,便正式加入了康村。住的房子是由康村分配的,我所分配到的房子位置並不算好,好的房子早就被先來的人住上了。房子是公寓式的,每個喇嘛一間,有的附有廚房,有的沒有。如果本康村的房子住滿了,新來的人也可以到其他的康村借房子住。住房要向康村支付房租,房租很便宜,每年只要幾兩藏銀。
房子有了,但裏面卻是空空如也,沒有任何家具,所有的家具和平常使用的用具都要自己準備。我在拉薩的市面上買了兩個床墊子,一些鍋碗瓢盆等用具,還有一個櫃子,用來供佛。櫃子上油了漆,還刻了花紋,價格要幾十兩銀子。另外還要置辦喇嘛裝和經書,市面上有新舊兩種喇嘛裝賣,貧窮的喇嘛一般都買舊衣服穿,這種舊的喇嘛裝已經被別人穿了不知多少年,外表磨得光亮,佈滿油膩,看上去肮髒不堪。經書也有新的和二手的兩種。就這樣東一點西一點,我一步步地把需要的東西置辦齊全了。

結場辯經
由於我在漢地時就已經學習了不少經論,因此在經典上我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加上在漢藏教理院打下的藏文底子,學經對我來說並不算困難;但是在三大寺學經當中最重要的部分--辯經卻是我在漢地的寺廟中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每個喇嘛都必須參加辯經,這種辯經是考驗喇嘛學習經論水平的最好辦法,學得不好的人講不上幾句就敗下陣來。過不了多久,整個康村,以至於劄倉和全廟的人都知道了某某人的水平如何。
康村裏面每天有三次辯經,分別在早、中、晚。首先由高班的人向新人提出問題,這時新人要把頭低下去,當高班的人發問時,要低頭回答,這是規矩;輪到低班的人問高班的,高班的人可以把頭擡起來答復問題。班上有活佛,也有普通人,大家都是席地而坐,不准帶坐墊,這叫作結場辯經。每次的辯經會至少兩個小時。
除了每天的辯經外,康村每個月有一次考試,所有的人都要參加,參加考試的人名提前已安排好。在考試中由低班的人發問,高班的人回答,旁邊有老資格的格西坐陣,幫助新人發問。這樣的辯經考試每次連續進行三天。每次都是在晚上舉行,常常是通宵達旦。
喇嘛在學經時是有壓力的,但考試則沒有,答不出就下去,回去請教自己的師父,下次再繼續辯論。平時的辯經是針對某個經論的某個段落而進行,比如《中觀》的某一段落。當你把全部的《中觀》學完,分段辯論完成了,這時就有總辯論,這種辯論一般是從晚上開始一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這個時候就要看你對《中觀》整部經典的把握如何了,別人可以拿出《中觀》裏面的任何一段或一句話來考你,你答不出來,或者答的不對,就是一個差,簡單得很。
辯經會上大部分的喇嘛都很有風度,君子之辯,不結私怨,但辯到激烈的時候,雙方也難免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吵嘴甚至打架的事情也有發生。

喇嘛寺的生活
在三大寺的生活與漢地寺廟大不一樣,這裏沒有人約束你,也沒有人會督促你去上殿學經。學不學,怎麽學,完全是你自己的事。康村裏只爲你提供一個住處,其他的事情都要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比如在漢地的廟裏是不用自己燒飯的,有專人做飯給和尚吃,在西藏則不同。我在哲蚌寺的第一年生活尤其感到艱苦,吃的東西只有糌粑,偶爾自己做一些面疙瘩,沒有蔬菜。
康村裏的喇嘛有富有貧。最富的就是那些在全廟子放大佈施,叫作措欽群哉的人。放這種佈施的人都是大貴族、大活佛,比如四大林之一的功德林活佛來到廟子,就是這種派頭。四大林的活佛是有資格做攝政王、已經轉世了很多代的活佛,清朝皇帝曾經封號給他們,是第一等的活佛。凡是這一類的活佛都是有管家的,活佛在二十歲以前專門學經、讀書,由成群的傭人伺候。二十歲以後,他們有專門的劄薩管理他們的廟子。四大林的劄薩是很有地位的,在西藏地方政府裏也有地位。
另一類是從外地來的活佛,比如蒙古的章嘉活佛,或甘肅拉蔔楞寺或青海塔爾寺的大活佛等。他們自己的廟子都是財産豐厚,來到三大寺也都是大佈施。這些大活佛平時在喇嘛衣服外面都穿一件外套,即披風,上殿的時候把披風脫下交給跟班,因此他們可以帶跟班上殿。到了大殿,他們和其他的喇嘛一樣,也是坐在地上,沒有坐墊,只是他們坐的位置比較高一些。
與這些有錢的活佛相比,貧窮喇嘛的生活可以說是天上地下。生活窮困的喇嘛因爲身無分文,沒有錢來佈施,因此必須當差,所有劄倉裏的差事都要去做,掃地、站班、排隊等,無一能免。
他們平時的生活來源只能靠上殿時拿到的一點佈施和爲人做雜工來維持。這些喇嘛真正用來學經的時間有限,但他們當中卻有不少人以吃苦耐勞的勤奮精神和超過別人數倍的努力後來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我曾看到過蒙古來的窮喇嘛,買不起家具便睡在地上,將馬鞍子用來當書桌,在那上面讀經,把一部經書讀得了如指掌,在辯經會上口若懸河,辯才無礙,令人佩服。反而倒是不少西藏本地的喇嘛卻不如那些來自蒙古和西康的喇嘛用功上進,他們之中不少人潦倒混世,不求進取,在廟子裏糊裏糊塗地謀混一生,沒有什麽成就。
(摘自《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
http://www.chinanews.com/zhonghuawenzhai/2003-07-02/new/52.htm

宗喀巴大師著《菩提道次第略論》再版序

譯者再版序 洛桑珍珠格西大仁波且

談 起 翻 譯 佛 教 經 典 , 在 中 國 歷 史 上 有 兩 大 派 。 第 一 派 是 以 鳩 摩 羅 什 法 師 為 代 表 。 當 時 五 胡 亂 華 時 代 , 他 受 姚 秦 後 主 姚 萇 之 禮 敬 , 開 譯 場 於 長 安 , 召 集 天 下 釋 氏 , 通 梵 文 者 、 通 經 義 者 、 及 擅 長 文 字 者 為 之 助 。 鳩 摩 羅 什 法 師 主 張 意 譯 , 共 譯 出 佛 經 三 百 多 部 , 如 《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經 》 , 文 字 流 暢 , 盡 顯 佛 說 密 意 , 直 至 今 日 凡 學 佛 者 都 喜 歡 讀 他 所 譯 的 金 剛 經 。

另 一 派 是 玄 奘 法 師 , 他 由 印 度 取 經 回 國 後 , 得 唐 太 宗 之 禮 敬 , 亦 開 譯 場 於 長 安 , 召 集 全 國 釋 氏 各 有 專 長 者 來 長 安 為 之 助 , 共 譯 經 六 百 餘 部 , 如 《 瑜 伽 師 地 論 》 、 《 大 毘 婆 沙 論 》 、 及 《 大 般 若 經 》 等 。 玄 奘 法 師 主 張 直 譯 , 每 字 每 句 均 由 梵 文 直 譯 為 漢 文 , 他 譯 經 時 坐 於 法 座 , 口 中 念 梵 文 及 漢 文 , 左 右 有 記 錄 , 然 後 由 懂 梵 文 者 校 對 所 譯 漢 文 , 再 由 精 通 經 義 者 將 所 譯 漢 文 校 對 , 最 後 由 潤 文 者 加 以 潤 飾 。 他 一 生 共 譯 經 六 百 餘 部 , 直 至 將 大 般 若 經 譯 竣 而 圓 寂 。

我 從 小 深 入 經 藏 研 學 , 十 六 歲 入 川 學 習 西 藏 文 及 藏 傳 佛 教 , 雖 然 年 少 , 但 對 顯 密 二 宗 已 有 深 入 , 並 由 吾 師 法 尊 法 師 教 授 《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 並 對 廣 論 難 懂 難 譯 的 部 分 , 著 重 深 入 研 討 。 經 過 三 年 學 習 , 我 已 能 閱 讀 及 翻 譯 西 藏 文 經 典 。 我 翻 譯 佛 經 常 用 直 譯 , 仿 效 恩 師 法 尊 法 師 所 為 , 但 是 譯 文 方 面 以 簡 潔 為 原 則 。

在 漢 藏 教 理 院 受 教 期 間 , 從 太 虛 大 師 、 法 尊 法 師 學 習 。 其 時 , 不 僅 深 研 《 楞 嚴 經 》 、 《 成 唯 識 論 》 等 經 論 , 太 虛 大 師 講 經 論 時 由 我 整 理 筆 錄 講 稿 。 太 虛 大 師 和 法 尊 法 師 都 告 訴 我 , 西 藏 的 密 法 確 首 為 頂 , 至 為 高 深 , 尤 其 佛 降 甘 露 大 法 , 如 來 所 顯 , 加 持 威 力 無 比 強 盛 , 曠 世 稀 有 , 若 能 得 到 甘 露 灌 頂 , 即 見 真 如 實 相 , 六 通 齊 備 , 了 生 脫 死 , 若 得 甘 露 加 持 , 可 長 壽 無 病 , 增 加 福 慧 資 糧 。 由 此 , 我 即 萌 生 赴 藏 求 法 念 頭 , 期 求 得 授 無 上 金 剛 乘 之 甘 露 大 法 。

一 九 三 七 年 , 我 到 西 藏 去 求 法 。 在 此 之 前 , 我 已 翻 譯 了 數 部 西 藏 文 顯 密 經 論 分 別 在 四 川 重 慶 及 成 都 二 地 出 版 , 第 一 部 是 諾 那 活 佛 所 傳 的 《 廿 一 尊 度 母 禮 讚 經 》 , 第 二 部 是 貢 嘎 活 佛 所 傳 的 《 恒 河 大 手 印 》 , 第 三 部 是 根 桑 活 佛 所 傳 的 《 大 圓 勝 會 》 ( 僅 有 手 抄 本 , 未 能 公 開 發 行 ) , 第 四 部 是 太 虛 大 師 所 講 的 《 辨 中 邊 論 頌 釋 》 。 其 他 如 阿 旺 朗 吉 堪 布 所 傳 的 《 上 師 瑜 伽 法 》 、 及 在 海 潮 音 所 發 表 的 論 文 等 甚 多 , 不 能 盡 錄 。

我 到 西 藏 去 求 法 的 路 線 , 與 他 人 有 點 不 同 。 從 打 箭 爐 以 西 起 , 我 即 沿 途 訪 求 大 德 , 求 授 密 法 。 眾 沙 欽 哉 仁 波 且 是 康 藏 聞 名 的 大 成 就 者 , 於 是 我 就 在 西 康 德 格 縣 眾 沙 寺 住 了 十 個 月 , 求 授 薩 迦 派 全 部 密 法 , 後 來 我 將 其 譯 成 漢 文 , 名 為 《 修 法 大 全 》 。 當 時 五 明 學 院 教 師 悟 開 法 師 也 參 加 了 部 分 法 會 。

然 後 又 到 德 格 更 慶 寺 , 拜 更 慶 欽 哉 仁 波 且 為 師 求 得 喜 金 剛 二 次 第 大 法 。 德 格 縣 可 以 說 是 一 個 求 法 的 好 地 方 , 除 薩 迦 派 外 , 還 有 噶 舉 巴 的 八 邦 寺 、 寧 瑪 巴 的 竹 青 寺 。 就 在 那 時 分 別 接 到 太 虛 大 師 及 法 尊 法 師 的 來 函 , 各 有 鑒 樹 , 總 的 均 認 為 語 言 以 先 入 為 主 , 康 語 與 拉 薩 語 大 有 差 別 , 不 可 久 留 , 快 去 西 藏 。

當 時 我 已 是 仁 波 且 身 份 , 於 是 我 帶 兩 個 徒 弟 西 渡 金 沙 江 , 西 藏 地 方 昌 都 噶 慶 政 府 , 知 道 我 前 往 , 特 舉 行 盛 大 歡 迎 會 , 賓 客 中 有 阿 沛 ‧ 阿 旺 晉 美 , 當 時 他 是 軍 糧 官 。 臨 別 , 承 贈 送 大 批 路 糧 並 派 西 藏 騎 兵 二 人 護 送 直 至 拉 薩 。 余 抵 拉 薩 後 , 即 晉 入 哲 蚌 寺 , 參 加 五 部 大 論 辯 論 。

其 實 我 在 漢 藏 教 理 院 求 學 時 , 已 經 學 了 月 稱 菩 薩 的 《 入 中 論 》 及 世 親 菩 薩 的 《 俱 舍 論 》 等 。 我 僅 須 要 再 學 三 部 論 , 就 有 資 格 參 加 拉 仁 巴 格 西 辯 論 。 於 是 我 即 利 用 課 餘 之 假 , 前 往 布 達 拉 宮 拜 見 十 四 世 達 賴 的 經 師 ----領 倉 仁 波 且 為 金 剛 上 師 , 求 授 大 威 德 金 剛 大 法 , 並 承 講 授 密 宗 道 次 第 , 及 克 主 傑 大 師 的 續 部 總 建 立 , 由 此 我 終 於 慚 愧 地 成 為 一 代 經 論 師 , 參 加 了 拉 仁 巴 格 西 雄 辯 大 會 , 於 辯 台 上 我 施 展 般 若 妙 智 , 起 於 因 明 三 支 , 力 戰 群 雄 , 獨 得 格 西 榜 首 , 此 信 傳 出 震 動 世 界 。 那 時 我 才 深 知 顯 宗 之 研 學 , 無 非 皮 毛 基 礎 , 怎 敢 登 台 十 三 論 大 辯 ? 僅 管 如 此 , 但 我 所 要 求 的 無 上 大 法 還 是 未 滿 心 願 , 於 是 下 決 心 繼 續 深 造 。

在 拉 薩 求 法 的 因 緣 很 好 , 當 時 頗 邦 卡 大 師 、 康 薩 仁 波 且 、 赤 江 仁 波 且 、 及 在 漢 地 頗 為 聞 名 的 多 傑 覺 巴 格 西 都 還 健 在 , 並 常 有 法 會 。 很 多 大 法 如 上 樂 金 剛 、 密 集 金 剛 、 及 時 輪 金 剛 等 大 法 , 均 已 求 到 。 尤 其 多 傑 覺 巴 格 西 , 授 我 更 多 密 法 , 包 括 根 本 部 、 佛 部 、 佛 母 部 、 菩 薩 部 及 金 剛 部 等 , 然 求 法 雖 多 , 但 於 佛 降 甘 露 大 法 , 仍 無 法 求 得 , 於 是 我 仍 不 憚 跋 涉 , 在 一 九 四 三 年 秋 季 , 前 往 後 藏 之 日 喀 則 及 阿 里 訪 求 大 德 。 在 札 什 倫 布 寺 拜 見 了 第 九 世 班 禪 教 經 師 --- 安 欽 活 佛 , 得 到 金 剛 薩 埵 法 全 部 傳 承 , 又 往 薩 迦 寺 拜 見 薩 迦 教 皇 , 承 蒙 接 待 住 於 盆 錯 頗 章 約 半 月 , 承 授 多 傑 帕 母 及 妙 音 佛 母 法 。 據 安 欽 活 佛 的 弟 子 告 訴 我 說 , 薩 迦 教 皇 有 捉 魔 拿 鬼 之 法 , 最 好 能 求 到 一 二 種 。 薩 迦 教 皇 開 示 說 , 根 據 你 現 有 的 成 就 , 我 傳 你 的 法 是 很 好 的 , 但 捉 魔 鬼 的 目 的 是 未 了 教 化 而 不 是 迫 害 , 但 修 此 法 一 定 要 常 隨 我 的 身 邊 , 否 則 你 將 為 惡 魔 所 害 , 因 此 作 罷 。

隨 後 接 到 消 息 , 色 拉 寺 大 活 佛 --- 拉 尊 仁 波 且 將 在 拉 薩 功 德 林 寺 傳 授 格 魯 巴 全 部 密 法 , 我 即 由 後 藏 回 返 拉 薩 受 學 , 共 傳 授 密 法 三 百 多 種 , 獲 益 匪 淺 。

余 在 西 藏 前 後 凡 十 數 年 , 得 到 六 百 多 個 灌 頂 , 所 遇 大 德 甚 多 , 但 對 於 我 期 許 已 久 的 甘 露 大 法 , 他 們 都 說 這 樣 的 大 法 是 非 常 難 找 到 的 , 找 到 也 不 一 定 就 能 得 到 , 要 很 多 年 才 有 一 位 如 是 之 法 的 大 聖 者 出 現 。 隨 後 , 因 緣 變 化 , 幾 十 年 間 , 我 分 別 在 香 港 、 美 國 及 世 界 各 地 譯 經 講 論 、 授 徒 傳 法 , 同 時 更 積 極 尋 訪 聖 德 。 後 於 金 剛 亥 母 阿 王 諾 布 帕 母 的 佛 書 中 得 知 真 法 展 現 , 於 是 順 緣 尋 訪 , 終 於 在 一 九 九 七 年 因 緣 成 熟 , 得 拜 仰 諤 益 西 諾 布 大 法 王 為 我 無 上 根 本 金 剛 上 師 。 其 時 , 在 金 剛 壇 場 , 大 法 王 每 授 一 法 , 即 顯 本 尊 壇 城 。 我 曾 訪 遍 西 藏 及 世 界 各 地 大 德 , 但 尚 沒 有 一 個 人 能 有 此 證 量 。

千 禧 年 六 月 , 恰 逢 佛 界 百 千 萬 劫 難 遇 之 殊 勝 因 緣 , 我 之 恩 師 大 聖 總 持 仰 諤 益 西 諾 布 大 法 王 連 修 三 場 大 法 會 , 一 場 為 南 方 寶 生 佛 所 降 金 黃 色 耀 眼 之 幻 化 體 甘 露 , 一 場 為 長 壽 佛 所 降 銀 灰 色 跳 躍 生 命 體 甘 露 , 另 一 場 則 是 為 祈 禱 世 界 吉 祥 和 平 而 修 , 甘 露 同 五 彩 舍 利 一 同 化 光 進 入 缽 中 。 我 不 僅 親 見 佛 降 甘 露 , 更 親 自 吃 得 甘 露 , 當 時 全 身 舒 暢 透 頂 。 作 為 一 個 仁 波 且 , 戒 律 嚴 明 , 絕 無 虛 詞 。 在 西 藏 奔 波 數 十 年 欲 求 而 未 得 的 心 願 終 於 得 以 滿 足 , 我 無 限 感 恩 大 法 王 上 師 , 修 行 一 生 , 到 現 在 真 是 無 欲 所 求 了 。

同 年 , 因 應 學 佛 弟 子 們 請 求 , 再 次 講 授 西 藏 格 魯 派 教 主 宗 喀 巴 大 師 所 著 之 《 菩 提 道 次 第 略 論 》 , 並 將 講 稿 加 以 整 理 , 以 便 再 版 。 因 一 九 五 八 年 我 在 香 港 傳 授 此 論 時 , 曾 邊 講 邊 譯 , 於 一 九 五 九 年 在 香 港 出 版 第 一 版 , 但 排 版 時 有 錯 字 。

此 次 詳 細 精 校 後 , 在 二 0 0 一 年 二 月 於 三 藏 經 樓 , 我 又 將 此 論 稿 呈 上 仰 諤 大 法 王 恩 師 請 求 修 訂 , 恩 師 說 這 不 能 隨 便 下 筆 的 , 如 要 揮 毫 , 當 請 大 護 法 菩 薩 問 一 下 , 看 看 是 否 恰 當 。 說 請 就 請 , 只 聽 恩 師 結 手 印 、 唸 真 言 , 法 台 上 所 供 之 金 剛 薩 埵 頓 放 毫 光 , 此 時 只 聽 法 王 恩 師 一 聲 呼 出 , 果 然 護 法 菩 薩 應 聲 展 現 。 我 當 即 恭 敬 禮 問 護 法 菩 薩 ﹕ 可 否 請 求 法 王 上 師 為 我 修 改 此 論 ? 護 法 菩 薩 當 下 認 可 。

如 此 威 神 道 量 示 現 , 實 乃 全 藏 難 覓 也 。 但 法 王 上 師 說 , 由 於 我 之 所 譯 論 體 , 因 文 字 之 體 系 已 定 , 不 便 大 動 冊 頁 , 當 下 只 作 特 殊 無 上 甚 深 之 加 持 , 未 曾 修 定 此 書 文 句 。 修 請 護 法 菩 薩 時 , 佛 光 亦 展 現 天 空 , 又 圍 繞 月 輪 一 周 , 大 如 山 塊 , 歷 久 不 散 , 各 地 均 可 看 見 , 我 亦 觀 瞻 半 個 時 辰 之 久 。

次 日 大 法 王 面 示 說 , 昨 晚 佛 光 乃 因 爾 之 《 菩 提 道 次 第 略 論 》 因 緣 而 修 請 護 法 菩 薩 所 現 , 我 聞 之 慚 愧 不 已 , 但 此 瑞 相 亦 為 此 論 之 殊 勝 緣 起 。 有 人 問 我 , 目 前 世 界 上 除 仰 諤 益 西 諾 布 大 法 王 有 此 至 高 道 量 , 並 能 佛 降 甘 露 , 及 召 請 護 法 神 隨 請 隨 到 之 功 德 外 , 是 否 還 有 第 二 人 , 我 鄭 重 答 曰 ﹕ 『 決 無 第 二 人 。 』

我 七 十 年 來 拜 見 過 若 干 高 僧 大 德 、 大 法 王 、 大 活 佛 , 如 此 鑒 證 於 懷 , 豈 敢 戲 言 誑 惑 眾 生 ? 我 願 將 此 論 的 功 德 , 迴 向 顯 密 總 持 仰 諤 益 西 諾 布 大 法 王 恩 師 住 世 弘 法 、 澤 被 蒼 生 脫 輪 迴 ! 阿 彌 陀 佛 !

洛 桑 珍 珠 二 0 0 一 年 二 月 於 美 國 洛 杉 磯 禪 室

http://www.worlddharmavoice.com/

愛恨和因 --緣起篇

義雲高大師著
謂愛恨之和合因,始發乾坤會初。今之科學徹見唯物,由出緣起。道之學說,混沌初開,三元定位,五雷之分,八卦成形,乾坤始複,陰陽和合,接莊老之道以應始因、始發、年計、音動、數學合離,由歸萬法陰陽所組是也。其組亦入無常之道,自然宇宙異相互克和合,生之存之,不了以了之,儒論仁、義、禮、智、信,亦爲育法有情之理,緣出和合因耳。此道頗效,奈基初故,非爲除根之器也。佛家論曰:“三千大千世界,居者有情,生老病死,由執生因,因具必果,苦空無定。娑婆歷歷眼底,由然其實。諸有四大合故,宇宙人生和合之因,無量之說,不滅真諦,萬法唯心是也。”今科學之研,見其原故,亦複如是,俱合之故緣由因生至果。佛論超之莊老,似半升湯內烹山川,一粒米中藏世界,焉達一毫端上現寶刹乎?歸而結之,三教之道,諸有爲法者弗出和合之因。世界育受於有無二情,有情降世附之愛恨而臨,生存之途弗離三業之行。故耳引儒釋道之說以證其理。吾之淺鑒數題而爲引玉,望君鑒教。孺嬰受世,愛恨合如影隨行,生途之道不別寸履,年久習俗故,二因堅明,談愛之恨之,歸者和合而無它說。因之出和,和果愛恨。君之愛者一人或物,其所樂,定之妙哉,首和之下當感麗於伉,如爾恨之,其理之下見不佳也,佳者、劣者,心因始發於和果,故愛恨由和合故,俱緣起耳。詳識心因者,于物件之基因和合汝感分別反應也,故必俱對物之觀,方含和合基因。有者素未面,而一視鍾情,愛心由然生之,反之則有從未面者,偶瞻即恨,由是點毫之理,可量宇宙萬法如是,故是爲具緣生因,受恨非無故耳。曰或之論,睹而喜者,乃彼之形語意色短經分別神識其善惡和因故,故雖從未面之,愛意由然。不樂之氣亦複如是,亦由對或之三業其不興至所至。對境弗思,平容了了如是,故無愛恨之和合,因瞻何具之有,愛恨何由而生。上述之道寥寥已表,此論長居愛恨因由,就物之論,藏身法器,和合因堅,弗以言狀,何以故?長處之,久惜之,恒愛之,悠悠習慣故耳。由是鑒道,作人者,于世理事,千記之曰:與彼者,善意之,正見之,自審之。一或竹馬相愛至君今昔,偶事之偏恨之入骨,爾時君之所感,吾之所對善之百倍,汝之報者不及其一,其或狠毒是也,負餘劣徒耳。若作此觀,君之誤失,偏見是也。汝當知己知彼,深審六識。一讀沈沙,相照其或對爾之所需,所求,想行識見聞。君當明瞭真諦,如或對君具一妙感,將具一愛之意。若無佳處,余者全意之反,既反之,爾時君之諸有劣不可言是也,或之所見妙劣弗定諦論,總歸或持反意和因也。故爾明智先責其己,複斜直圍緣道詢,暗其對觀,解之內質,君定恍然,多出於誤解,或爲寡識之偏,私心源耳。或爲己之誤執,歸論之我見之故,故爲人者弗可偶察片斷而爲諦定,凡逢世事查己爲任,建此宏基,方能益國益朋,益或於衆也,以此之道百川歸海,積健爲雄,和合緣起愛因汪洋之盈,其德多也。對物愛恨如上述道,正知之見,弗可忽之,睹物者不大方,不雅致,而不適故,爾生之覺由然不喜,故反感之,若以偏見壞立之諦,是爲過失,緣何也?自見不良他識優之者常,爾弗喜物或願居之者繁,故古曰:“百貨重百客”,況人之六識受境遷然,晝夜“無常”,何來真定之諦也!君若居之恒戀之宅,其居諸貨動汝心弦,由藏華廳之琴好極而不舍和雅妙音,故愛之,惜之,由然贊之。設入偶步之傷,下肢血出,痛之難以言狀,呼曰唯在音擊責句,常贊之功頓然虛否,換罵詞而責琴之不道,于諸法萬事,大凡如此耳。何以故?由物致反感和因君體傷痛之故。衆或三思,其琴無情之體,無命之質,何來意識之主,身業何具,怎備行動之能,實爲爾所自傷反責琴之所害。展無情如是,況有情者也,靜參有情之爲,細詢無情和因,故查己方得識彼,於銷私妄,悠悠斷遷,格品齊超,識入正知,悟和合之因唯緣起也。

因果實相 - 正諦篇

義雲高大師著

三千大千,太空儼然,上眺萬物之意感,下攬無量八風之牽然,由因生果,長展消然之氣,立於無常概之有為,而成幻化恆常異變之端,微觀此土,五洲四洋情器兩界,何出因果之義,論及因果實相,則生報應之諦,提及因果報應,多感封建迷信之說,隨立違其科學之理,此類士乃愚痴徒耳。謂算命看相,陰陽地脈,出神弄鬼諸術,是為害或之迷信也,而世人多於反之弗悟,迷其弗解事物實相之質,唯斷觀其表或道聞之言,以充諦矣,故爾迷中取信,喻有陰陽士曰,吾觀汝命,祖墳安葬妙極,出宏貴之由然,爾子受發於文曲,當應國渡文豪之魁首,是故官躍登峰皇牆矣。為是笑談,諸君思之,若弗將子孺授於學,而唯傳惡劣粉本,無存文豪之因。一詞不解,為官條件何備,反之唯破民益。違法而國逮捉犯,故以福禍是乃人為,焉得陰陽地脈命運所主也,命運優劣屬三業種因所應之果,為國利眾益而獻功者,授之於敬,得之於譽,造之於福,反若從惡而行,遭之於恨,獲之於罰,高官之位乃文德果制,故耳讀書習慣是為種因,弗履者則字句不解,德才無備,故官貴無緣。

若有算命士曰,爾之手相妙乎於命運之線,故終生不受牢獄之災,天生吉運,逢凶化祥。此乃違因之說,若是人行道其搶,或於壞命,公安將依法逮牢,槍子為食,若依巫言墳山弗出其凶,而錯因則果顯於惡,故何因何果非迷信之說能為抗拒。若言墳山主命,無葬其祖則命於平。出井之觀,遠及異國,近瞻西藏,水火天葬是為其道,何以歷歷目中貧富弗一,焉其墳山之分別也,故人為之道是為科學之觀也,弗就根源而為邪說者,余代之以愧。眾或之處,恆時皆於因果而存,是故未理而妄評者,乃為錯謬,由犯所知障故,所知障者,即前因鑒識固而不變,由是之理是為築壁,新優之諦無從於入,凡與舊識所違,均不就根,突詞斷之旁門二論,故耳弗立定諦。

世識無窮。故人萬分未及其一,若有天才過目弗忘者,壽高一百,降地誦而不遺一日一書,其速超凡,百年之計,三萬六千日耳,故收書識三萬六千本也,況乎此荒謬之機,無或具之,“娑婆”存書遠超其數,以鑒者而為真理,從未睹立之邪說,其理可成乎?認舊知而為理,睹新見乃為邪,是為所知障犯。恆持所知障,必當渡愚痴,故爾談之弗上聰明,更況智慧乎,言之難入耳,文學水平膚,實相本如是,無從妙花筆。為不誤諸君之時,為文將以最簡喻而為寥述,顧此失彼,遺漏頗繁,還望諸君鑒諒。

因果實相,乃因果報應之唯物所現也,四宇遍及六大,互為緣起緣生,廣佈宇宙萬物,為實相之科學名詞而弗可分,因乃果顯之基,首因起意。設余當充其饑,首於意指其行,而為造飯,隨之行實洗鍋盛水,生火,淘米系列而認為之,米經空時之渡而熟,方入碗受用。其飯一頓歷者無數因果之顯,意之製飲,必先入廚,起步則為意所先示,此為因起,足前離坐乃果顯,文足動為因起,觸地出聲是果顯,為耳所聞則為受果是也。就此行程亦生因果無量之變,況乎入廚之途,意識異換,直至取柴生火起心動念,實非千萬文字而為論之。

故作無量之數概之以喻,若無意念之因,則無飲食之舉,更況享餐之果也,以廣論者,飲食是因,受食為果,故耳具因則果,因種果顯果是為報應。報於因後,下因必果,其果之顯則為報也,應者乃實相受用之顯,如意之餐食,而方造飯於行。其行方生飯熟報息,報息隨之生餐,而受用則為應也,應者應其果耳;故因果報應是為聯意定諦;乃唯物必然實相也,因果無錯謬,似如水火分,熱果乃火結,玩冰零下涼,故無入火體之寒流,凍冰沾似沸水之理也,瓜豆之因由然是耳,意初之因種西瓜以品,故受意而動身業,手隨持器開土,依律入種,而後施之肥水,借得外因日晝光照,諸因助緣數月花放結果,悠悠成熟而方受用,故報應之。設初下南瓜之因,則報南瓜之果,授東西北瓜亦復如是也,同瓜異種然耳,況非瓜乎,於下種至瓜熟之期,其經因果異相變報,無時無刻皆含無量之意。

故因果實相,即客觀存在是也,指鐵之弗類以擊其鐘,音響異之剛柔而殊之遠近,果顯之別乃由種因之異也,何因何果科學之應,墨書者其果出黑,赤跡者紅色而報。欲先享其盼果,必首種因初定,有或言初艷作紙乃視宣,時經久日而顯舊,又云:「時色初用即為黃,頃時目及綠中調,然何耳?」由中助緣生因耳,初宣之色,乃時空風化微塵之侵,色故失宣。黃頃變綠由化學之術相克或之氧化光感所制也,由是一屬助緣之因所結之果,若色經年餘,亦弗無常,正渭因果之不立也,故無常亦由意識所動三業而生,何故無常之變?其因必果是也。
初種之色,歷經中參因變,而成新因和合,和合必果,故而方堪合理之因果報應,由是實相弗滅定諦。世間萬法〈一切〉吾與爾等,“情器”諸有,皆與因果報應和合成立,如有士者願為企業家之主,而結企業主之果者,首必開發成果立行築廠,遇時緣奮取於中??志堅弗退,諸因和合順理,果必得之企業家也。若基作寫詩填詞之為,因熟之果必為詩人爾,詩因異之廠果,正謂因果不謬定理也。有或云:「辦廠亦弗為企業家之某也,而為廠因渡入人犯之道?」為是當知,廠之所辦,則異好壞,中參和因變莫能窮,故異因之投而折正者常瞻,辦廠之際而違因果之律,故得之者亦違因果律實相果也,如國之所定是廠應交立稅,而是廠法人妄動私鑒,強意盜稅,更有甚者以假充真,為酒精之代良酒似矣,是廠必當違法,故爾國將繩之以律而為法制,由是建廠不為業主反為人犯是也,故有基因之種是為辦廠,所行之業逆廠而行,行中異變參因違法,由是順因顯果報應,正謂科學之道也。故非唯心迷信之觀耳,善惡之報,瓜豆之得正如是也,識知因果規律而弗錯謬,故當不錯,順緣善因,不失為民為國善因之佈,人之生者必於共體而成,故當為群而福則己在其中,人者不可作算命、看相、陰陽、地脈、鬼神等之說而為科學,當以因果實相,報應受用而鑒真諦,為文就吾之實鑒因果而題綱性淺說,不堪聖道相題,為君鑒教。

正達摩祖師論 仰鄂益西諾布大法王(第三世多杰羌佛)前言 偈序 明心偈





目錄

一、四行觀
二、血脈論
三、悟性論
四、破相論

 第三世多杰羌佛畫作



 達摩尊者所著論說,法理精微,論道正中,為禪道之無上正諦,接密乘大圓勝慧之精髓,為攝三藏之妙寶,確乃非普通聖者能接其項背,尤其是當今所謂許多大活佛仁波切、大法師與達摩尊者相比,確實有天壤之別,百里雲山之斷,丘壑與峻峰之差,祖師法義虹然,余頗敬之矣,但達摩所著論著,也許為後輩祖師釋者所誤,確有錯重之處,余弟子藏密法王多杰洛桑再三請求,為眾生故,望施法忍,正其錯處,今應多杰洛桑之願,為利有情故,對祖師四論略加正之。慚愧之舉,怎堪一覽,但實乃如正之諦,故直語展之。若了此法,定能福慧圓滿,生死自由。另外特說明此次正法是更正復原達摩尊者之本意,而不是復原達尊文句,因無是文句之設立,為諸修之應機明了。此說四字偈序以作參究。



菩提達摩,印度高人,西來聖僧,宣宗禪門。
開敷道諦,人心佛境,自備圓頓,不需修整。
向外馳求,無非神靈,神奇古怪,左道邪行。
微妙至寶,眾生平等,不生不滅,只在一心。
一無所得,性自歸真,行坐無事,佛即人心。
六道有情,亦復同根,身外無法,體內無因。
中度不執,如是平等,了生脫死,渡江也成。
解脫神通,方可施行,無始諸佛,了然其本。
成就心應,方便多門,歸元無二,心不隨境。
達摩諸論,堪稱要門,解脫眾生,歷代高僧。
正理相傳,功德宏深,說諦雖精,微有差增。
我乃愧心,何卻道論,希能受益,無量眾生。
但利有情,依法應證,如是而說,佛即是心。


贊達摩祖師
聖尊求心心豈有,無得聖心心自留。
妄識凡情心有得,原本有為心作愁。
兩度心法由心見,只在心迷悟心頭。
若是心隨心外轉,無常心即心幻求。
不執心法即心覺,了證心性佛心舟。




是非人論 ——化解篇(第三世多杰羌佛義雲高大師開示)

是 非 人 論

——化解篇

群生受世領言辱,事惡身遭,坎坷繁緒,奔涯之途,常狼籍耳!幸之者微,詢之者經疾。上宮臣,底布衣,為君王者,一復如是。何以故?人養世事,事不可不為,為之者利,弗為則身不濟耳,理事于世別恰人,弗下人則事何也。人皆世事養,互生故,則從貸利,利者必謀!其貨可居,居而不得,相謀互鬥,則言 刺身擊耳。良友聞誹常解,惡識領之倍言以謗,相孺俗見,集群撇劣,故事惡必或傷。古云:「君子聖德容貌而若愚。」其意云何,意愚者,實德也,愚不強利,癡不違理,持人以幸,則自道也,故人者行禮倫,則道中而弗歧。近君子以盛德,化私欲步有學,具知具德人之正者。識可造善,故有學有術,然有理耳。為群展福,「娑婆」諸君共此,豈不美哉!謗言弗可逝,唯建中道耳。良藥苦口利于病,刺身非言,作明鏡自面,微觀言行,許有非處,識之疾急良藥理之。況謠言之說,于行不沾,不堪掛懷耳。古云:「人非聖賢,焉能無過。」瞻其古道,言多不整,聖者何至不辱。誹譽之議,性出自然,有為矛盾合故。云面于妙則劣之于背,云其劣則有利耳,故歧黃之曰:「方劑療疾,亦其附。」又唐太宗問敬宗曰:「朕觀群臣之中惟卿最賢,人有言其卿之非者,何也?」敬宗對曰:「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者惡其泥濘。秋月如鏡,佳人喜其玩賞,盜則惡其光輝。天地之大人猶憾焉,何況臣乎?臣無美酒肥羊以調眾口,是非且不可聽,聽之不可說。君聽臣遭誅,父聽子遭戮,夫婦聽之離,朋友聽之別,親戚聽之疏,鄉鄰聽之絕。人生七尺軀,謹防三寸舌僅,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太宗曰:「卿言甚善,朕當識之。」敬宗之論,其言于性,抗不可奪,君子者不奪不抗,賞其是非。過劣者,己德照彼,盡忠言以助。善助弗能化感,上知善德以教。弗可暗陰論 。聞傷自謠,寬懷泛舟。似粉本之疾,體而傷對,無道之徒也。觀誹議如幻,實則幻耳,日長順性「泯然」乃人道之中性也。人養世,夢恍恍乎,麗劣之跡,則萬古猶存,人之美者,當背其惡,揚其善,利其眾,為群麗色而自幸也。

多傑羌佛真身降世 恭迎法寶大會醞釀中

2008/05/14 13:50記者曉靜/報導

三世多杰羌佛真身降世的消息已經在佛教界造成歷史性的特大震撼,世界各地的宗教團體正準備發起一項由法王、仁波切、法師及居士大德們迎佛書《多杰羌佛第三世正法寶典》的迎請會,目前各大佛教團體初步擬定於六月下旬齊聚於舊金山華藏寺舉辦迎請大會,以表對寶書的無限尊重與對眾生的祝賀。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說明,經書是佛教三寶中的法寶,《多杰羌佛第三世》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本佛書,也可以說是佛教中最高的法寶,逢佛降世得聞此經,是世人多生累劫以來有無上的福報因緣,方能請到此書恭閱,得聞佛說法。寶書中第三世多杰羌佛開示《什麼叫修行》是佛法的殿堂,是解脫的根本,法界大法之源頭。寶書中頂聖如來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說《了義經》更是法界眾生直證菩提的妙寶。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解釋,多杰羌佛亦名金剛總持,不是常人所誤認的金剛持而是持金剛(即是把持一切金剛之意),是宇宙中第一位至高無上的具相佛陀,多杰羌佛的出現,代表著整個宇宙間的佛教有形相的最高領袖誕生了,自此,由多杰羌佛開始在法界中傳法渡生,有了佛教,佛法才開始傳播弘揚。多杰羌佛宏化成就若干佛陀弟子,其中有五個最著名的弟子,他們分別是東方金剛不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和中央毘羅遮那佛,(詳見阿秋喇嘛大圓滿傳承)另有其他第一代若干諸佛菩薩。多杰羌佛是法界中弘傳佛法的誕生者,是整個佛教在法界中具形相的最高教主。多杰羌佛的降世與任何佛陀的化身不同,是屬於原始性表顯佛法的存在,故為降世,於每一眾生世界中(如娑婆世界)只有獨一的降世,以表正法之所在,也就是說,在同一時代不同時轉世兩位多杰羌佛,必須等待前一位多杰羌佛離開世界後,後一位多杰羌佛才會隨眾生福報因緣誕生。如在娑婆世界曾降世多杰羌佛第二世維摩詰聖尊,維摩詰離開娑婆世界後兩千多年,由眾生因緣福報的成熟,第三世多杰羌佛雲高益西諾布才降世。根據大日如來尊勝法王授記第四世多杰羌佛將於五千年後再降臨此世界。 多杰羌佛的降世是任何人都冒稱不了的,為維護法界佛法之尊嚴,防止魔子魔孫冒稱持金剛(金剛總持)多杰羌佛多杰羌佛必須帶著正法證量降世以為表法,而多杰羌佛的證量是任何佛陀所不能表顯的。原因是諸佛為了維護正法的因緣,故不表顯與多杰羌佛同聖境的證量。相反地一切魔軍們因不具備表顯的功夫,所以無法表顯。如在娑婆世界曾降世多杰羌佛第二世維摩詰聖尊,幫助釋迦佛陀教化五百比丘及八千菩薩,其展顯的智慧神通表法高不可攀,無有任何聖者可及。根據大日如來尊勝法王授記,三世多杰羌佛雲高益西諾布五條必備:能佛降甘露、擇緣預報、取業除障、能將祥霧拿入雕刻實物長存不走、玄妙彩寶雕。這五項無聖可複。若他授的記有大聖可做得到,则算他所認證的三世多杰羌佛是假的。他所說的話是欺世盜名。在現實生活中,三世多杰羌佛的成就確實是無任何大聖可以做到。義雲高大師國際文化基金會等四機構早在二零零三年就公開宣布永久性設立藍台印證,若有人能複製得了玄妙彩寶雕與神秘石霧,誰就可以來把一千兩百萬美元拿走,現在獎金更提高到兩千萬美元,公開收錄於佛書中。多年來一直無人有能力用佛法或科學方法複製成功,無人拿得走這項屬於應證佛陀真身降世的獎金。 根據密乘制度,無論是寧瑪、薩迦、噶舉、格魯、覺囊、噶當、希解等各派,都是以佛陀宏法利生的大事因緣為指南,由佛菩薩們一代一代轉世渡化眾生,轉世者被認證確立後稱之為諸古或仁波且、或地位升為法王,他們是哪一位聖者轉世再來的身份確定,是必須經合法的法王、大仁波且們認證的,凡未經認證而自稱是某聖德再來則為邪教或是不符合法教的天然外道。在認證方面,有地位成就較高的大菩薩認證普通的菩薩,也有普通的菩薩來認證地位較高的菩薩,有佛陀認證菩薩,也有菩薩認證佛陀。誰認證誰是與證量、地位沒有關係的,但法定是必須經具合法認證資格的仁波且認證轉世者。認證確定後,出具簽名蓋印的認證書,此時轉世者的真實身份方可合法成立。為了證明三世多杰羌佛的身分是冒稱不了的,又為防魔軍作亂,對多杰羌佛的降世必須經圓滿多聖認證,又是多聖佐證恭賀,認證的多聖必須是佛菩薩,大法王,恭賀佐證的必須是大聖德菩薩們,他們必須是著名的佛教領袖及大仁波切。 認證附議祝賀H.H.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H.H. Holiest Tathagata Wan Ko Yeshe Norbu.)為原始報身佛多杰羌佛(Dorje Chang Buddha).轉世的大聖德們,均是當今世界第一流著名的佛教領袖古德大聖佛菩薩們,是各大宗派的領袖和攝政大仁波且,總計有百多位,如文殊菩薩化身的薩迦派總教主H.H.薩迦天津大乘法王、龍欽寧體總法主H.H.第四世多珠欽法王、寧瑪派第三任總法王H.H.貝諾法王、二十五大王臣之一的龍薩娘波尊者轉世的寧瑪派H.H.降養龍多加參遍智法王、覺囊派總教主H.H.吉美多杰法王、寧瑪派北藏傳承H.H.達龍哲珠法王、達賴喇嘛的個人上師H.H.楚西法王、薩迦派H.H.達欽法王及達賴喇嘛的上師H.E.茶巴法王、噶舉派十七世大寶法王泰耶多傑的上師H.E.夏瑪巴攝政王、噶舉派第十七世噶瑪巴烏金聽列多杰的上師H.E.嘉察巴攝政國師、覺囊派H.E.阿王班瑪朗加法王、那洛巴祖師轉世的格魯派H.E.夏珠秋揚法王、雪謙寺系H.E.冉江法王、佐欽寺系H.E.佐欽法王、嚴隆佛父母的上師H.E.仁增尼瑪法王、大德登巴烏堅寧巴轉世的H.E.烏堅喜饒握修尊者,密勒日巴祖師轉世的雲登降措仁波且、敏珠寧寺的H.E.堪千仁波且、益希卓嘉佛母轉世的H.E.康卓仁波且、H.E.嘎諾仁波且、東藏法王H.E.絨青絨波巴絨波法王、噶瑪巴H.E.綠寶冠法王、包括曾任藏密四大教派法王的大菩薩H.E.唐東格博仁波且及宗喀巴大師之青海塔爾寺、寧瑪派敏珠寧寺等等,這些佛教各教派第一流的領袖法王、仁波且和寺廟一致認證並附議祝賀義雲高大師是多杰羌佛的真身轉世,為第三世多杰羌佛,其證量成就史無前例,無有前德可比。他們不是依靠調查了解做的認證,而是以西藏活佛轉世聖法,深入法界觀照之後得到的結論並作出認證書,這是嚴肅合法的法定文憑。多杰羌佛是五佛之師,是法界中第一位具有形象的佛,如果要找比多杰羌佛還高的具相佛是不成立的。因此只能由其他的佛陀或摩訶薩來認證,因為法界中沒有更高的具相佛了。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些認證者或附議祝賀者是不是佛菩薩?更有人問他們是憑什麼神通看到多杰羌佛?經過金瓶掣籤的佛法程序已證明了法王仁波切們的真身轉世與化身身分,是符合各大教派領袖的身分的。如果各大教派的領袖攝政大仁波切 都不是佛菩薩,那麼這世界還有佛教成立嗎? 義雲高大師在顯宗與密宗及五明的成就是史無前例的。這麼多各大教派具認證權的領袖仁波切們法定認證義雲高大師是三世多杰羌佛,如果這麼權威的認證附議祝賀都不能成立的話,那麼可想而知,從歷史至今就沒有一個轉世仁波切、法王的身分是真的。包括達賴喇嘛和噶瑪巴。甚至連佛教佛法佛學都可以認定為偽假。為甚麼我們要如此判定呢?因為法王仁波切們是佛教中最高層的聖者,我們連高層聖者的認證附議祝賀都不承認,不就否定了佛教的存在嗎?我們能否定達賴喇嘛、薩迦天津、噶瑪巴不是真的活佛轉世嗎?難道他們是假的嗎?要知道,他們是經過具認證權的攝政王仁波切們所認證的,難道認證他們的攝政王仁波切們是寫假認證書,是說假話騙眾生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認證他們的都是有認證權的大聖德。要明白的是,三世多杰羌佛是歷史至今各大教派獲得最多認證附議祝賀的巨聖。如果邪教徒能說這個都不成立的話,那無疑地是把佛教都徹底否定了。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說,正是因爲三世多杰羌佛頂聖如來是始祖佛的真身轉世,所以三世多杰羌佛的智慧也是所有佛陀當中表顯最高的,而《多杰羌佛第三世》這一寶書中只記載了三世多杰羌佛的三十個大類的成就,儘管這三十個大類的成就也只是三世多杰羌佛成就中的點滴而已,但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已經找不出第二個,正如大圓滿龍欽寧體獨掌持有人多珠欽大法王在函文中所說的「這本書令人驚歎和不可思議...超常地表現出了用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與語言所不能表達出來的佛法真諦。」因此,《多杰羌佛第三世》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一本最完整、最偉大的佛書!書中用真實事理的圖片和文字記錄了許多世界獨一無二的成就,將利益無邊的眾生。

《多杰羌佛第三世》連結網址:http://www.sunmoonlight.org/book.htm

http://www.nownews.com/2008/05/14/91-2274919.htm

正《達摩祖師論》多杰洛桑老法王序

http://www.worlddharmavoice.com/Damo_prelude.htm

愧 序
弟 子 多 杰 洛 桑 敬 禮 無 上 恩 師 及 三 寶 、 空 行 、 護 法 一 切 眾 。
喔 巴 美 !
「 欺 師 滅 祖 」 這 一 句 名 言 流 於 佛 教 , 但 卻 少 有 人 知 道 這 句 話 的 真 實 含 義 , 人 們 往 往 誤 為 害 師 、 謗 師 、 罵 師 、 玷 污 師 父 這 類 行 為 才 屬 於 欺 師 滅 祖 , 不 錯 , 這 是 公 開 的 欺 師 滅 祖 叛 逆 行 為 , 對 於 人 們 來 說 是 一 目 了 然 的 , 這 樣 的 滅 祖 欺 師 行 為 影 響 不 了 正 知 正 見 的 人 。
可 是 另 有 一 種 深 藏 隱 晦 的 欺 師 滅 祖 行 為 , 實 在 是 貽 害 眾 生 於 無 始 , 因 為 這 種 隱 晦 式 的 惡 報 行 為 往 往 不 易 被 人 們 所 徹 見 , 如 果 沒 有 深 造 學 識 、 智 慧 開 敷 的 人 , 從 根 本 上 就 不 可 能 徹 見 其 弊 端 , 因 此 在 沒 有 明 眼 人 的 引 導 下 , 多 者 貽 害 終 生 慘 於 人 寰 。
就 拿 佛 教 徒 來 說 , 這 類 人 被 殘 害 墮 落 者 實 在 太 多 , 有 許 多 所 謂 名 威 世 界 的 大 活 佛 、 大 法 師 , 其 造 詣 頗 為 一 知 半 解 , 乃 至 導 人 入 邪 者 大 有 其 行 , 他 們 往 往 毀 謗 如 來 正 法 而 不 自 知 , 乃 至 不 顧 一 切 亡 命 而 行 , 如 一 說 到 禪 宗 祖 師 達 摩 , 他 們 個 個 都 讚 嘆 不 已 , 但 一 說 到 神 通 法 力 , 他 們 立 刻 大 加 咒 罵 , 眾 力 誹 謗 , 口 口 聲 聲 來 一 個 神 通 是 外 道 , 竟 然 說 ﹕ 「 我 們 不 講 神 通 、 反 對 神 通 , 我 們 要 改 革 佛 教 , 我 們 要 創 造 人 間 淨 土 。 」 他 們 已 經 在 欺 師 滅 祖 , 但 是 往 往 一 點 也 不 知 道 自 己 在 犯 罪 , 實 在 是 可 憐 !
想 一 想 當 年 達 摩 祖 師 一 蘆 渡 江 難 道 不 是 神 通 嗎 ? 難 道 這 一 顯 現 是 外 道 行 為 嗎 ? 再 想 一 想 佛 陀 和 祖 師 們 顯 現 神 通 者 不 計 其 數 , 難 道 他 們 都 是 外 道 嗎 ? 如 果 不 是 外 道 , 你 為 什 麼 要 罵 神 通 是 外 道 呢 ? 今 天 我 要 嚴 厲 的 提 醒 大 家 , 這 類 活 佛 法 師 有 的 是 昏 昏 然 一 知 半 解 , 有 的 是 法 門 未 入 , 凡 夫 俗 子 冒 充 聖 者 , 故 所 以 不 通 經 藏 , 妄 圖 改 革 佛 教 , 落 於 偏 見 , 有 的 是 魔 子 魔 孫 化 現 為 大 和 尚 , 另 有 的 是 凡 夫 見 地 自 己 沒 有 證 量 、 無 智 慧 、 無 神 通 , 因 為 怕 弟 子 們 請 問 神 通 是 否 證 到 , 自 己 又 沒 有 量 境 , 怕 丟 臉 於 大 眾 , 乃 至 從 此 得 不 到 供 養 , 所 以 出 自 私 慾 而 狂 力 反 對 神 通 , 無 奈 之 下 只 好 選 擇 了 一 條 想 當 然 耳 的 凡 夫 世 界 佛 教 國 土 , 翻 遍 三 藏 和 十 部 密 典 都 找 不 到 這 個 學 說 。
所 以 我 們 應 該 有 正 知 正 見 想 一 想 祖 師 和 佛 陀 們 , 再 看 看 那 些 反 對 神 通 的 人 , 他 們 的 證 量 是 什 麼 , 應 該 說 多 者 是 勸 人 為 善 , 從 於 佛 學 或 佛 教 研 究 , 但 多 是 以 凡 夫 淺 識 世 智 聰 明 落 入 , 完 全 沒 有 般 若 證 量 , 更 未 深 入 妙 智 起 用 , 所 以 他 們 這 些 人 作 的 事 , 偏 於 支 解 導 人 入 邪 , 結 果 幾 十 年 過 去 了 弟 子 與 師 一 紙 空 談 , 理 論 不 實 , 甚 至 狂 妄 自 稱 什 麼 世 界 地 球 極 樂 世 界 。 更 有 在 翻 譯 經 藏 時 多 多 弄 錯 了 祖 師 們 的 本 意 , 比 如 神 通 是 修 行 過 程 中 必 須 自 然 顯 現 的 幻 化 現 象 , 但 現 世 中 卻 被 一 些 所 謂 的 名 流 們 謗 為 外 道 , 就 拿 達 摩 祖 師 的 四 行 觀 、 血 脈 論 、 悟 性 論 、 破 相 論 , 到 底 是 達 摩 祖 師 錯 了 多 少 還 是 後 輩 祖 師 譯 解 錯 了 的 ? 我 想 一 定 是 多 數 錯 在 後 輩 祖 師 們 的 身 上 。 我 拜 學 了 仰 諤 益 西 諾 布 大 法 王 老 人 家 改 正 的 達 摩 祖 師 論 , 他 老 人 家 把 一 千 多 年 來 沒 有 人 敢 於 更 正 的 達 摩 祖 師 法 義 , 重 新 復 原 了 達 摩 祖 師 的 本 來 面 目 , 這 實 在 是 眾 生 的 大 福 報 喔 !
有 的 大 和 尚 會 認 為 說 ﹕ 「 達 摩 祖 師 多 麼 了 得 , 從 他 流 派 歷 代 祖 師 成 就 了 多 少 聖 者 , 大 祖 師 們 的 解 脫 一 個 個 均 是 鐵 證 如 山 , 誰 能 有 資 格 說 長 道 短 ! 這 個 仰 諤 法 王 是 密 宗 人 士 , 又 不 是 禪 宗 祖 師 , 未 免 太 過 分 了 ! 他 是 一 個 什 麼 來 頭 啊 ! 膽 敢 論 祖 師 的 長 短 ! 」
正 因 為 某 些 人 有 這 樣 的 不 正 確 看 法 , 因 此 我 告 訴 你 們 , 你 們 弄 錯 了 , 大 法 王 是 顯 宗 最 高 聖 者 、 密 乘 總 持 法 王 , 達 摩 祖 師 固 然 是 偉 大 的 , 大 法 王 也 寫 偈 讚 嘆 他 功 德 無 量 , 但 是 難 道 達 摩 尊 者 的 成 就 就 登 峰 造 極 如 佛 陀 了 嗎 ? 凡 是 未 證 到 佛 陀 地 位 的 至 高 聖 者 , 都 是 不 能 稱 之 為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的 , 也 就 是 說 還 有 不 圓 滿 的 地 方 , 如 我 們 讀 書 學 文 化 課 程 一 樣 , 小 學 有 文 化 課 程 , 中 學 有 文 化 課 程 , 大 學 也 有 文 化 課 程 , 三 級 的 課 程 當 然 是 有 差 距 的 囉 , 何 況 大 法 王 並 未 說 達 摩 祖 師 是 絕 對 錯 , 主 要 的 是 後 輩 譯 經 的 失 譯 嘛 , 後 輩 祖 師 們 難 免 不 錯 義 理 。
更 重 要 的 是 , 你 知 道 仰 諤 益 西 諾 布 大 法 王 是 誰 嗎 ? 我 相 信 就 是 我 多 杰 洛 桑 也 不 比 達 摩 祖 師 差 多 遠 , 但 是 我 比 起 仰 諤 大 法 王 實 在 是 不 及 其 腰 部 啊 ! 他 是 誰 的 化 身 我 如 果 講 出 來 你 會 嚇 一 跳 說 ﹕ 「 原 來 如 此 了 得 ! 」 就 憑 他 老 人 家 能 三 藏 無 礙 , 對 任 何 流 派 無 所 不 精 到 頂 點 , 五 明 高 妙 五 條 清 楚 地 擺 在 那 裡 都 達 到 高 峰 , 五 部 內 密 灌 頂 一 部 也 不 缺 , 尤 其 能 當 眾 請 佛 陀 從 天 空 降 下 甘 露 , 加 持 在 座 開 敷 智 慧 得 大 解 脫 , 就 是 修 緣 起 大 法 也 不 是 我 輩 之 流 能 比 擬 的 , 扳 出 指 頭 算 一 算 點 點 名 , 當 今 哪 個 法 王 能 及 其 項 背 呢 ? 況 乎 那 些 門 樑 未 入 、 智 慧 神 通 毫 無 所 證 的 部 份 所 謂 大 和 尚 , 有 什 麼 妙 智 去 測 判 無 上 甚 深 的 真 諦 喔 !
當 然 有 的 人 會 說 , 人 家 某 某 大 活 佛 大 和 尚 是 公 認 的 世 界 第 一 、 二 把 交 椅 , 是 大 法 師 、 大 高 人 , 我 認 為 你 說 的 也 不 錯 , 確 實 有 這 樣 的 社 會 傳 說 , 可 是 你 不 知 道 他 們 這 一 批 所 謂 大 師 級 的 人 物 , 只 有 空 頭 理 論 沒 有 實 際 證 量 的 , 是 虛 利 於 群 的 名 望 , 不 能 代 表 真 正 的 佛 法 的 , 完 全 沒 有 資 格 屬 於 勝 義 佛 門 弟 子 的 。 仰 諤 大 法 王 老 人 家 的 正 論 , 使 我 們 想 到 很 多 佛 教 書 籍 都 是 應 該 加 以 思 考 , 特 別 是 某 些 活 佛 和 尚 們 的 論 著 是 存 在 很 多 問 題 的 , 最 近 我 看 了 台 灣 一 位 名 望 很 高 的 老 和 尚 講 的 開 示 , 可 以 說 錯 誤 連 篇 , 一 言 難 盡 , 我 在 這 裡 不 點 他 的 名 。
大 法 王 說 佛 書 經 過 歷 史 的 遺 留 , 特 別 是 經 過 翻 譯 之 後 , 就 會 有 一 些 問 題 在 上 面 , 就 是 現 在 大 菩 薩 們 著 的 書 , 也 避 免 不 了 有 些 微 小 的 少 錯 , 如 阿 王 諾 布 帕 母 的 佛 書 也 有 問 題 , 那 是 出 版 社 排 版 時 的 少 部 份 錯 別 字 , 但 帕 母 的 法 義 實 在 是 如 來 正 法 , 解 脫 眾 生 的 好 法 寶 , 帕 母 的 道 境 就 更 不 要 說 了 , 那 真 是 大 菩 薩 的 功 夫 證 量 。
在 這 裡 我 告 訴 你 們 一 件 事 , 那 個 國 際 正 法 佛 學 院 的 院 長 、 就 是 給 達 賴 喇 嘛 做 現 場 翻 譯 的 鄭 振 煌 居 士 , 台 灣 人 , 他 多 年 任 職 慧 炬 出 版 社 社 長 , 虔 心 做 佛 事 , 功 德 甚 深 , 是 個 孝 子 , 為 了 使 自 己 的 父 親 當 下 往 升 佛 土 , 與 廣 心 法 師 一 批 人 , 遠 涉 重 山 登 雪 草 地 , 終 於 見 到 了 密 乘 總 持 仰 諤 益 西 諾 布 大 法 王 , 大 法 王 面 對 持 地 而 跪 的 三 位 仁 波 切 、 十 二 位 法 師 、 及 鄭 正 煌 等 大 德 居 士 二 十 餘 人 皆 善 知 識 , 另 有 空 行 、 護 法 、 人 非 人 等 若 干 , 此 時 大 法 王 宣 布 說 ﹕ 「 今 天 你 們 來 了 , 一 切 事 莫 過 於 渡 亡 為 大 , 超 渡 振 煌 的 父 親 是 由 金 剛 亥 母 阿 王 諾 布 帕 母 主 持 , 她 在 萬 里 之 遙 將 會 以 佛 法 神 通 把 你 父 親 的 靈 知 心 識 攝 化 去 她 的 壇 場 中 , 三 天 送 往 西 方 極 樂 世 界 , 蓮 位 是 中 品 中 生 , 等 會 兒 你 們 看 錄 影 、 看 天 空 就 知 道 了 。 」
說 完 後 大 法 王 拿 出 帕 母 的 一 盤 法 相 帶 說 ﹕ 「 你 們 首 先 要 了 解 帕 母 是 何 等 的 偉 大 , 就 看 這 盤 錄 像 帶 吧 。 」
振 煌 居 士 親 自 把 錄 像 帶 倒 到 頭 自 己 操 作 第 一 次 開 始 放 帶 , 大 家 看 了 連 說 功 德 無 量 、 不 可 思 議 , 真 正 的 金 剛 亥 母 展 示 真 顏 , 哪 裡 是 凡 夫 形 象 可 沾 邊 喔 ! 實 在 莊 嚴 無 比 !
美 國 及 世 界 共 八 十 三 所 大 學 聯 盟 頒 發 給 帕 母 全 世 界 第 一 個 也 是 唯 一 的 最 高 金 冠 王 袍 三 重 體 博 士 , 帕 母 老 人 家 坐 在 法 台 上 , 美 國 頒 證 主 席 和 英 國 副 主 席 及 大 活 佛 們 在 下 四 跪 八 拜 後 , 將 證 書 和 博 士 王 袍 及 價 值 兩 千 餘 萬 美 金 的 鑽 石 金 冠 送 上 法 台 , 帕 母 頭 頂 鑽 石 金 冠 開 示 說 ﹕ 「 你 們 雖 然 做 了 很 多 , 但 是 我 不 會 說 感 謝 你 們 , 這 對 我 來 說 無 非 是 行 化 之 方 便 而 已 , 其 實 , 一 切 有 為 法 都 是 虛 幻 不 實 的 , 正 如 你 們 的 身 體 一 樣 , 雖 然 看 到 有 但 是 是 假 有 的 。 不 實 在 的 。 」
此 時 突 然 帕 母 頭 頂 的 鑽 石 金 冠 不 見 了 , 就 那 麼 百 分 之 一 秒 的 時 間 , 鑽 石 金 冠 不 知 去 向 何 方 , 當 帕 母 說 到 要 加 持 大 家 , 突 然 鑽 石 金 冠 在 頭 上 出 現 了 , 主 席 們 和 大 活 佛 們 在 現 場 眼 睜 睜 地 看 到 帕 母 轉 無 常 於 剎 那 之 間 , 說 妙 諦 以 表 恆 法 諸 法 , 個 個 雜 念 皆 除 、 頓 開 智 慧 , 均 發 大 乘 菩 提 心 。
看 完 帶 後 , 振 煌 居 士 即 將 帕 母 的 法 相 帶 從 攝 相 機 中 取 出 , 用 哈 達 包 上 , 掛 在 自 己 頸 上 以 作 加 持 。 此 時 大 法 王 讓 振 煌 居 士 當 下 寫 出 父 親 的 年 庚 生 帖 , 然 後 振 煌 居 士 親 自 由 口 袋 裡 拿 出 一 盤 從 來 沒 有 用 過 的 錄 像 帶 , 現 場 拍 下 他 父 親 的 庚 帖 和 在 座 的 活 佛 、 法 師 、 比 丘 、 比 丘 尼 等 四 眾 弟 子 們 的 情 景 影 像 , 此 時 振 煌 居 士 將 拍 完 的 錄 像 帶 從 機 中 取 出 , 當 下 放 在 自 己 上 衣 口 袋 裡 密 扣 收 藏 後 , 大 法 王 再 指 著 振 煌 居 士 頸 上 掛 著 的 帕 母 法 相 帶 說 ﹕ 「 帕 母 是 有 無 上 功 德 的 , 她 是 偉 大 慈 悲 的 聖 母 , 現 在 帕 母 以 佛 法 的 大 神 通 將 剛 剛 給 你 們 拍 下 的 影 像 全 部 收 攝 到 你 頸 上 掛 著 的 帕 母 法 帶 中 了 。 」
雖 然 大 家 對 大 法 王 無 上 的 尊 重 , 但 其 中 有 幾 位 仍 產 生 了 極 大 的 疑 惑 , 認 為 大 家 剛 才 看 到 帕 母 的 法 帶 , 從 頭 到 尾 都 沒 有 我 們 在 座 人 的 絲 毫 影 子 , 而 且 鄭 院 長 放 完 後 自 己 把 它 掛 在 頸 上 , 沒 有 取 下 來 過 , 另 外 一 盤 剛 剛 拍 的 現 場 法 事 , 絕 不 可 能 憑 空 穿 進 頸 上 掛 的 法 帶 裡 !
這 時 大 法 王 說 : 「 你 們 把 帕 母 的 法 帶 再 看 一 遍 吧 ! 」 鄭 院 長 自 己 把 帕 母 的 法 相 帶 從 頸 上 取 下 來 , 以 同 樣 的 方 式 倒 到 頭 , 第 二 次 放 開 了 錄 像 , 只 聽 到 異 口 同 聲 「 哇 ! 」 的 驚 嘆 共 鳴 , 個 個 目 瞪 口 呆 、 激 動 不 已 ! 剛 拍 完 還 放 在 鄭 院 長 上 衣 的 口 袋 裡 的 那 盤 錄 像 帶 中 的 情 景 全 部 無 二 無 別 的 清 晰 展 現 在 帕 母 的 那 一 盤 錄 影 帶 中 , 第 三 次 又 再 放 , 都 是 清 清 楚 楚 , 一 點 不 差 。
最 關 鍵 的 是 , 帕 母 的 法 相 帶 從 開 頭 第 一 遍 放 完 後 , 沒 有 與 任 何 機 沾 過 邊 , 而 且 當 時 大 家 看 到 放 完 後 鄭 院 長 馬 上 把 它 掛 在 頸 上 , 沒 有 離 開 過 一 秒 鐘 , 另 外 一 盤 毫 無 相 干 的 影 像 怎 麼 會 進 到 帕 母 的 法 帶 裡 去 了 呢 ? 真 實 的 佛 法 太 偉 大 太 殊 勝 了 , 不 管 無 線 電 、 有 線 電 、 電 腦 , 凡 宇 宙 間 的 一 切 都 能 境 隨 心 轉 。
當 他 們 看 完 帕 母 的 法 相 帶 , 法 帶 照 常 還 保 留 在 機 中 , 仰 諤 大 法 王 上 師 說 : 「 現 在 請 帕 母 把 你 父 親 和 大 家 的 形 象 都 收 去 帕 母 的 多 杰 壇 城 加 持 。 」 就 只 說 了 這 麼 一 句 話 , 他 們 第 四 次 再 放 錄 像 帶 看 時 , 剛 才 清 晰 的 現 場 情 景 畫 面 已 經 消 失 得 無 影 無 蹤 , 只 剩 下 帕 母 原 來 的 錄 像 過 程 , 這 時 波 迪 溫 圖 仁 波 切 大 聲 喊 道 : 「 大 家 快 看 , 空 中 有 佛 光 。 」
這 時 眾 人 都 看 到 五 彩 佛 光 在 無 際 天 宇 中 不 停 地 閃 動 , 放 射 著 萬 道 暖 流 加 持 在 場 大 眾 , 當 時 只 有 激 動 和 讚 嘆 。 帕 母 老 人 家 確 實 把 大 家 收 去 加 持 了 , 而 且 只 收 走 了 他 們 的 部 份 , 帕 母 的 影 像 照 常 保 留 在 帶 中 。
這 時 大 法 王 說 : 「 我 要 轉 告 帕 母 的 幾 句 話 給 大 家 , 這 也 是 我 要 講 的 話 , 對 於 神 通 境 顯 , 完 了 就 了 矣 , 不 可 執 著 , 應 歸 於 幻 化 , 空 性 所 攝 , 故 當 應 無 所 住 而 生 其 心 , 你 們 有 機 緣 的 話 , 學 我 的 《 解 脫 大 手 印 》 就 一 切 都 明 白 了 。 」
大 法 王 講 完 話 合 上 眼 睛 , 如 如 不 動 了 。 你 們 大 家 可 以 想 一 想 , 當 今 哪 一 個 有 這 樣 的 功 夫 道 量 ? 你 們 可 以 請 教 鄭 居 士 , 他 見 過 那 麼 多 大 活 佛 、 大 法 師 , 尤 其 與 達 賴 喇 嘛 有 甚 深 相 襯 譯 法 的 因 緣 , 如 果 其 他 法 王 有 如 此 證 量 的 話 , 鄭 居 士 應 該 去 請 達 賴 喇 嘛 , 就 不 可 能 遠 涉 重 山 草 地 , 尋 大 法 王 超 渡 父 親 了 ! 更 重 要 的 是 大 法 王 不 染 世 俗 名 利 , 法 德 高 峰 , 躍 古 騰 今 , 顯 宗 密 乘 三 藏 精 通 無 比 , 為 當 今 世 界 總 持 巨 德 法 王 , 所 以 更 正 達 摩 祖 師 的 論 著 是 一 個 無 價 之 寶 , 你 們 應 該 無 比 虔 誠 的 恭 請 參 悟 。 同 時 也 應 該 看 廣 心 和 尚 經 歷 記 錄 的 《 佛 法 精 髓 》 , 看 後 悟 了 才 知 道 , 跟 你 們 說 得 太 多 也 無 用 , 就 這 樣 吧 !
喇 嘛 多 杰 洛 桑

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正法偈

我今正法論佛心,滿書文言何蹤影。
尋遍三界墨無跡,心佛寂住空有城。
六大亡國盡其有,莫將向外追邪人。
著凡取相三毒夢,撐手圖月海底針。
定中豈為言語論,放手解心性歸真。
行者識得偈中道,對境不住妙有門。


http://www.worlddharmavoice.com/

真修起道偈 頓悟解脫大手印之解相偈

真修起道偈

歷代祖師說懸河,明心見性口訣多;後塵學子數他寶,臨終還唱輪迴歌;
不信但看此中人,我執滿身人我行;開口空洞妙有義,智慧神通不顯靈。

頓悟解脫大手印之解相偈

佛說八萬四千門,條條法義度行人;何謂最上菩提境,法性真如第一乘;
我今略說無生義,解脫手印與頓門;報化雖堪上部境,法從善意度眾生;
若要了生脫死行,無能隱蔽逃閻君;法身空寂無形影,油鍋刀山失本能;
心外欲求解脫法,無奈僵屍送死城;執著幻化輪迴路,誤認凡藥甘露霖;
定慧是日有進退,不可追思反本尋;縱犯黑業無明罪,當即悔過不思情;
誤認意識作自性,自是黃泉路上行;錯當八識為本心,輪迴根中不見真;
若如遇見口頭禪,空論教理語紛紛;誠請當面神通顯,無法施展妙有門;
此屬禪和空俗子,如若信受死相連;善惡不著真不真,佛陀出顯影無影;
不妄不真即是心,有情有樂生死根;若能了知幻化境,當下菩提相對因;
任爾千般連山浪,亦是水性自顯成;妄起波瀾何所懼,不著一相即聖明;
行住坐臥皆是境,勿追花紅柳綠燈;男女穿梭眼前過,何來有人入本心;
不曾分別諸有境,晝夜如如般若明;上無諸佛下無生,三界諸法任我行;
普度有情無人我,大悲忍辱最益人;佛言雖有若干法,最上一乘無住心;
本源無住西天佛,無量眾生皆俱足;若能念起不隨塵,自本彌陀生大樂;
上乘利根可明了,必從善行生法出;最勝解脫無言喻,當體皆空心即佛。


與諸善根大德結緣,皆共成佛道,所有文字音義僅提供參考

僧俗辯語

三界總持大法王義雲高大師作

如是我明,僧題和尚居三點魚鉤洞,坐菩提臺上與眾證法。一日,從本原心基來一女居士,求其印證圓覺。居士名俗見空,對僧合掌問曰:「吾聞和尚證得如來大定,有長生不老之術,求和尚慈悲開示。」
僧曰:「吾所能告汝者,乃如來大樂了生脫死之法,非長生不老之術也。汝從何來,前者曾習何法?」

俗曰「從本原心基而來,曾學三十七家外道,亦曾學佛參禪,已得無上定力,特求和尚印證,是否如來大定。」

僧曰:「汝之大定是何覺受?」

俗曰:「吾初入定時,彈指已是一夜,開眼後方知一夜已過,當時境界,心中並無半點妄念,亦無任何知覺。」

僧曰:「無知無覺,豈不如木石一般。如來大定乃大樂無邊之法。汝有何樂,此境乃昏沈之母,入輪迴之根,非如來大定也。」

俗曰:「其後吾明心見性,始知此定落在昏沈之中,後入之定方為正定。吾住於智慧之中,了知如來大定,亦不過如此。」

僧曰:「何為明心見性?」

俗曰:「性者本性也,明者明白也,本性即是如來之法身,此法身乃不生不滅之體。明心見性,就是前念已去,後念未生,不住其間,明悟此一剎那之感,此感便是如來體性,知覺如來體性,便是明心見性也。」

僧點一點頭又曰:「汝之大定是何覺受?」

俗曰:「吾之大定,不住色相,亦不住于聲香味觸法,而長定於如來體性之中。其覺受相,無昏沈、無妄念、有禪樂之感。定中所顯一切諸色相,由它自來,由它自去,不被它牽引,長住如來體性之中,出定入定分明,提得起放得下,有時還發出無量神通,但吾也不住於神通之中,由它自顯自滅,不作聖境觀,只照住於明而無念之體性上。和尚之定,可能也是如此。」

僧曰:「不也。吾之大定與汝不同,但汝之定也是正定,此定乃諸有眾生成佛之道而必經之路,但非如來大定耳。此定名為『明空知覺定』,是禪家初參後之定境,由此定而養,可得如來大定,如來大定而養方證無上菩提。汝之定有樂明無念之感覺,此感覺即是我見,而如來之定並無我見。」

俗曰:「無我覺受豈不又成了木石一般,法師所言如來大定乃極樂無邊之定,木石無知有何樂可取?無所聞知,豈不又是昏沈之母,入輪迴之根了?如來大法若是如此,有何可貴,莫如凡,所求榮華富貴,每日妻恩子愛,吃喝玩樂,逍遙一輩子還快活些。」

僧兩目悲淚長流,對天嘆曰:「吾師如來為一大事因緣而示現於世,吾亦為度眾生而修行,然眾生累生累劫造下無邊業障,障其如來正道,吾實悲心難忍。彼等不入昏沈,便入我見,若不入昏沈我見又落入邊見之中,好不容易破了初參,又造成口業,自以為此即是如來大定,狂禪性發不好好用功,以此為究竟,障其解脫之路,以致狂魔入體,將來其魔去後,弟子與師皆陷王難,實為可憐。」和尚道完復對俗曰:「汝見差矣。汝於此知覺定中久而久之破了重關,便知此定並非如木石一般,勝過知覺千百萬億倍,無邊自由,知覺定有出有入,有樂明無念之感受。如來定則並無出入,不定也定,定也非定,是名為定,實無所定,無一時不在定中,行住坐臥作諸事理皆在定中。」

俗曰:「行住坐臥作諸事理皆在定中,走路豈不錯了道?如果出定走,豈不又與凡夫無異?」

僧曰:「汝見俗矣,不悟重關焉知此境。凡夫走路心在路,所做諸事心住事中,心隨諸事妄念所轉引。吾心不隨妄念所轉引,雖走此路,不著此路,作諸事理,心不住境,不存分別,見諸眾生,不見是非長短,男女諸相,人天禍福,豈不聞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歸言一句,心不著相無我無人,任汝作諸事理,皆是如來大樂之法相。吾之所說是名說法,雖名說法,實無所說,汝當自證,方知真實之義也。」和尚言已,取念珠一串對俗曰:「此是何物,共是幾顆?」

俗曰:「此乃念佛之珠,共一百零八顆。﹂於是和尚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兩眼瞪俗而不言語,俗不解其意問曰:﹁此是何意?」

僧曰:「方才觀音菩薩在此地獄度餓鬼,地藏菩薩在此天上度仙人。」

  俗曰:「法師差矣,地藏菩薩在地獄度餓鬼,為何反說觀音菩薩在地獄度餓鬼?」

  僧曰:「汝未悟大道,一無所解,當努力修持,不可向外馳求落為狂禪。若不如此,不但虛度此生,且有墮落之災。」

  俗曰:「吾聞法師所言甚深微妙,廣大無邊,如來大樂之法實為高深難解,我當如何修之?」

  僧曰:「若想入此如來大定,別無它路,其一以菩薩行為而照己德;其二努力精進而習定。」

  俗曰:「菩薩行為與凡夫行為如何分別,望和尚慈悲開示。」

  僧曰:「我今說此,汝當諦聽,諸有眾生,大略可分為上中下三品。下品人每日但思足一己之欲,貪得無厭,窮奢極欲,永無饜足之日,所羨者榮華富貴,稱王圖霸,以害人為樂,從不見自己之過失。見別人之苦難,反覺稱心快意,想盡千方百計劫奪他人所有為己有,見自己所有過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此等將來必墮無間地獄,受無量諸苦;中品人亦以足一己之私為務,以榮華富貴為高,驕傲自大,唯我獨尊,有利可圖,即盡力從之,每時每刻,只說別人過失,雖知自己之過失而護短,不肯說也不肯改,此等人並不專門以害人為樂,然利益相爭之際決不讓人,此等人將來也難免地獄之難;上品人重於善德,不圖世間榮利,但圖諸福,見他人有苦難,則全力相助,利益相爭之際,每每讓人,見別人之過失,心雖知而口不言其是非長短,見自己之過失立即改正,處處廣施陰德,以善為事,此等人後為天人,但仍是凡夫。」

  俗曰:「如此善功,仍是凡夫,豈不怪哉!」

  僧曰:「此等人雖積功累善,乃有漏之因也,有數之善果,其果受完,仍然下墮,故仍為凡夫。菩薩行為大與凡夫不同,心中不存善惡分別,每時每刻自查己過,分毫過失,立改之,從不見別人過錯,也不見自己好果,處處望眾生早脫輪回,一切善惡境來,普行恭敬,依此而行,行者性之用,性者行之體,體用本來不二,是故行者性也,性者行也。此理非二乘羅漢所能解,汝當依此而作。吾亦凡夫,未證此法。此法乃大寶上師功德所示。」和尚言至此合掌讚曰:「頂禮大寶上師前,吾師妙法普行緣,功德巍巍照眾生,為度六道超俗凡。」

  俗聽完讚偈問曰:「和尚既言一切平等,無有分別,為何又分菩薩行與凡夫行,此非分別乎?又言無我無人,然則今朝此身從何而來,和尚此言豈非荒謬?吾實不解,唯願和尚以理服我。」

  僧曰:「我今告汝,汝當諦聽。汝今朝之身乃過去善惡妄念二因合成,非汝法身也。汝之法身,即如來之體,本來空寂,今朝此身皆過去作善作惡所種之因結聚之果所現之身。故此身名為業果報身,一切善惡諸業皆以此身而受報。善惡業之輕重不同,報應於六道輪回之種類亦不同,故有富貴貧賤之不同。作善者,受輕業;作惡者,受重業。輕業距佛果近,重業距佛果遠,作善事之上品人報應結果升天堂成仙人,天堂一切乃善果享受。作惡事之下品人,報應結果入地獄成餓鬼,地獄一切乃惡果享受。作善之人重善因故結善果,作惡之人種惡因故結惡果。此二因皆起於善惡,二種妄念。菩薩觀今朝之身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長住如來體性,不隨善惡二因所轉,故不結二果,脫離輪回。菩薩慈悲眾生,無災、無難、無有業障,發普度眾生之心,成就方能普度,故結成就之果,菩薩不斷慈悲普度心,為度眾生故。」

  俗曰:「二因合聚之果,眾生觀之為何實在非夢幻也?」

  僧曰:「眾生迷其本性,昏沈於二因之中,故覺實在,如人在夢中所覺,一切皆實在,睡醒方知是夢也。眾生若住於如來體性之中,頓然知覺此身如夢,縱上刀山,入油鍋也無痛苦,無一處不是如來報身境地也,至此境地便一切平等。但未悟得此理之前,先得作一善士之君,為人人敬愛尊而稱德,以此築基而為人正,方可依佛之教,修其生圓次第之出離心、四無量心、十善、三聚戒、六度、乃至信、願、行,戒、定、慧之深習行持,而後正行,方可如法圓滿,否則皆為空中樓閣也。故望行者步步腳印,了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因果不昧律,輪回何所縛。」於是和尚合掌讚曰:『諸佛上師之功德,普行迴向諸法界,現身福慧速圓滿,同證如來大樂界。』

  俗聞已,對僧合掌曰:「和尚所演無上如來大樂之法,吾當傳於後世。」言訖頂禮七百而去。